在科陸電子的歷年財報中,2018年是個“分水嶺”。這年之后,虧損似乎就已經成為該公司的“常態”。
?文 /李冉 編輯 /嚴凱
來源 /儲能嚴究院
儲能嚴究院
在這里 ? 讀懂儲能
盡管背靠美的集團,但科陸電子(002212.SZ)在虧損的泥潭中似乎越陷越深。
3月22日,該公司發布2024年財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4.31億元,同比增長5.5%,但凈利潤則為-4.64億元。
這已經是該公司連續四個財年凈利潤為負。2021-2023年,科陸電子分別虧損6.65億元、1.01億元、5.29億元。
倘若將時間坐標拉長,過去十年間,科陸電子只有4個年份實現盈利,其余6年均在虧損的泥潭中苦苦掙扎,累計虧損額超過43億元。
對這家擁有29年歷史的老牌企業來說,虧損似乎成了揮之不去的“魔咒”。
■負債率超90%
科陸電子的主營業務包括智能電網業務和儲能業務。
根據2024年財報,其智能電網業務的營收為28.65億元,占比為64.65%;儲能業務的營收為14.56億元,占比為32.86%。
但對該公司來說,其儲能業務卻陷入了“量增利不增”的怪圈。財報顯示,2024年,科陸電子儲能產品銷售量為1386MWh,同比37.09%。
而從銷售收入來看,2023年該公司儲能業務營收金額為14.35億元。也就是說,盡管銷售量大增近40%,但銷售金額卻與去年持平。
除了銷售量外,科陸電子的庫存量也大幅增加。
2024年,科陸電子電氣產品的生產量為95.3萬臺/套,同比增加55.16%;儲能產品的生產量為1694MWh,同比大增74.46%。
這直接導致了其電氣產品的庫存量為12.5萬臺/套,同比激增了38.35%;儲能產品庫存量為661MWh,同比更是激增87.25%。
對于電氣產品庫存增加的主要原因,科陸電子的解釋是“部分海外客戶訂單要求2025年一季度準時交貨,為保障及時交付,2024年末提前備貨,庫存有所增加”。
而儲能產品庫存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則是:“根據合同訂單交付安排備貨,年末時點的庫存量增加”。
銷售量的增加也導致應收帳款激增。2024年末,科陸電子應收帳款為11.66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15.33%。
而庫存量激增則導致存貨金額高達8.78億元,占總資產比例為11.55%,應收帳款和存貨金額兩項合計共占總資產的比例為26.88%。
更為嚴峻的還是行業嚴重內卷導致價格暴跌所帶來的巨大挑戰。
CNESA數據顯示,2024年部分2h磷酸鐵鋰儲能系統項目已出現“成本倒掛”,2025年低價競爭仍在變本加厲。
例如,1月中旬,中廣核新能源2025年度10.5GWh儲能系統框采中,金盤科技、比亞迪、科陸電子等均以不到0.5元/Wh預中標跟網型儲能項目,遠低于行業均價0.638元/Wh。
而在3月14日,新疆華電6GWh儲能系統采購招標吸引了57家企業投標,最低報價竟僅有0.398元/Wh,被業界認為是“自殺式競價”。
也就是說,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儲能公司不得不開足馬力加大生產,但“價格倒掛”則導致賣的越多虧的越多。
分季度來看,科陸電子除了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704.5億元外,二到四季度分別虧損4671.6萬元、1.14億元、3.1億元。
此外,科陸電子的短期借款高達27.75億元,占總資產比例36.49%,折射出該公司所面臨的資金壓力較大。
根據財報,截至2024年底,該公司資產總計76.05億元,負債合計70.94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3.28%。
■虧損的“魔咒”
在科陸電子的歷年財報中,2018年是個“分水嶺”。這年之后,虧損似乎就已經成為該公司的“常態”。
2018年,該公司曾發布盈利1億元的年度業績預告,后修正報告又稱預虧9-11億。最終,年報發布,虧損高達12.2億。
這也是這家老牌電力設備龍頭上市11年來首現巨虧。彼時,創始人饒陸華在致股東的公開信中稱:“我們經歷了最冷冽的冬天,銀行抽貸、融資難、融資貴、企業資金鏈緊張、利潤下滑。”
但2019年科陸的“春天”并沒有來臨。這一年,該公司因違規操作收到問詢及監管函、計提壞賬超2億、10.7億定增項目流產等利空消息屢屢被推至風口浪尖。
2019年,科陸電子錄得上市以來最大虧損,巨虧23.76億元,凈利同比銳減94.78%,而這年的營收也才31.95億元,總資產101億元。
此時,創始人饒陸華有意退出。早在2018年8月15日,饒陸華轉讓1.52億股給深圳資本運營集團,約占總股本10.78%,后者成為科陸的第二大股東。
而從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深圳資本運營集團又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科陸電子股份7041萬股,增持后股份占比達15.78%。
此后,又經過一系列資本運作,2021年6月,深圳資本運營集團最終成為科陸電子實控人。但虧損魔咒并沒有因此消除,2021年該公司繼續虧損6.65億元。
2022年,美的化身“白衣騎士”。5月23日,科陸電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美的集團定增募資不超過13.86億元。
同時,控股股東深圳資本運營集團擬將持有的公司總股本8.95%,按照協議價格轉讓給美的集團,對應的表決權也將委托給美的,并有權按同樣價格向美的繼續轉讓不超過6.05%的股份。
發行完成后,美的集團擁有公司表決權股份比例將達到29.96%,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何享健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科陸電子搖身一變,成為“美的集團旗下企業”。受此影響,自2022年5月24日復牌后,該公司股價“一飛沖天”,短短半個多月從4.13元幾乎飆漲翻倍。
美的集團的入主,無疑讓科陸電子有了強大的靠山,該公司“成為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能源服務商”的戰略愿景似乎也并非遙不可及。
之后,科陸電子的確有了較大的變化,最明顯的是研發力度加大。財報顯示,2024年,該公司研發投入3.77億元,同比大增42.46%,研發占營收比例更是高達8.51%。
此外,2024年,科陸電子研發人員數量為946名,占比達37.29%。其中,碩士學歷的研發人員數量同比增加45.83%。
但科陸電子依舊擺脫不了虧損。美的入主當年,該公司虧損1.01億元,虧損大幅減少,讓外界看到了“復興”的希望。
2023年-2024年,科陸電子繼續虧損,其股價今年以來也“跌跌不休”。截至3月25日,其收盤價為4.14元。
股價,又回到了2022年5月24日的“前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