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網站24日刊發了一篇關于采訪澤連斯基的文章。在文章中說,澤連斯基在接受采訪時展示了自己的房間,里面有一張床,墻上掛著澤連斯基自己挑選的幾幅畫。這些畫很便宜,市場上就能買到。澤連斯基說,這些畫都是他自己挑的,每幅畫“都與勝利有關”。
其中一幅畫上是克里姆林宮被大火吞沒的畫面,澤連斯基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幅”。
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澤連斯基說了這樣一段話:“為什么烏克蘭人在戰爭開始時要自衛?這是因為尊嚴。我們并不認為自己是某種超級大國,相反,烏克蘭人非常情緒化,當涉及到我們的尊嚴時,我們的人民就會團結起來?!?/p>
在談到白宮吵架事件時,澤連斯基說,“(吵架)那一刻,我有一種不是盟友的感覺,或者說他們沒有站在盟友的立場上。在那次談話中,我捍衛了烏克蘭的尊嚴?!?/p>
“為什么烏克蘭人在戰爭開始時要自衛?這是因為尊嚴?!蔽蚁?,這句話應該能詮釋,烏克蘭人為什么要戰斗?為什么不愿意投降?
烏克蘭人的英勇抵抗,捍衛尊嚴了嗎?
我認為是的。正是因為英勇抵抗,三年多時間了,烏克蘭仍在人間。更重要的是,三年的戰爭,讓烏克蘭的軍事實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整體戰斗能力與防御實力都有了顯著增強。
即使在美國援烏政策發生變化以后,烏克蘭部隊不僅頑強地守住大量關鍵城市,甚至多次成功反攻。比較引人矚目的是烏軍突入了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占領了超過100平方公里的俄羅斯領土,包括車臣部隊在內的俄軍沒有有效阻止烏軍推進。
上圖的藍色炸彈標志代表著烏軍在別爾哥羅德地區導彈襲擊中了4架俄軍的武裝直升機。上方藍色區域是庫爾斯克的烏克蘭占領區,目前還剩70平方公里左右。
“戰爭研究所”(ISW)在3月25日發布的戰況地圖表明了烏軍在別爾哥羅德地區的進展,并表示烏軍正用遠程打擊來擾亂俄軍在該地區的后勤補給線和指揮控制系統,包括打擊俄軍戰線后方的橋梁。
從庫爾斯克堅守到轉攻別爾哥羅德,烏克蘭軍隊已經表現出跨境、縱深遠程作戰的能力。
與三年前相比,烏克蘭的軍事工業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烏克蘭的炮彈生產能力已經達到年產255萬發,是全球炮彈產能增長最快的國家。
此外,烏克蘭還計劃2025年實現巡航導彈年產3000枚,包括射程1000公里的“遠程海王星”導彈。
烏克蘭生產的“遠程海王星”導彈,射程可達1000公里
烏克蘭本土研發的各種裝甲車輛、步兵戰車、先進自行火炮也開始批量生產并投入戰場。
尤其突出的是,烏克蘭無人機技術的迅猛崛起,在2025年,烏克蘭計劃生產400萬架軍用無人機,已經躍居世界最大無人機生產大國之列。近期俄羅斯境內多個重要目標頻繁被摧毀,證明了烏克蘭無人機的遠程突襲、精確打擊與戰場偵察能力。
在歐洲各國、加拿大、日本等盟友的大力支持下,烏克蘭的軍事實力已不容小覷。
三年戰爭的洗禮,今天的烏克蘭,已今非昔比。所以,盡管特朗普咄咄逼人,烏克蘭需要面對俄、美這兩個大國,仍然能在談判中守住一些紅線。
當強敵侵犯時,選擇忍辱投降茍且偷生,還是選擇英勇抵抗捍衛尊嚴?我不想去評價這兩種選擇的對錯。但是,我個人覺得,如果有人選擇了英勇抵抗,這種選擇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應該被嘲諷。
何況,忍辱投降未必就一定能茍且偷生,翻閱歷史,勝利者不守承諾、投降者下場很悲慘的比比皆是。
英勇抵抗也并非一定就沒有活路,以弱勝強絕地反擊創造奇跡的,歷史上同樣并不鮮見。
人類為捍衛尊嚴付出的代價,往往慘烈得令人窒息。但那些浴血抗爭的身影,是歷史長河中永遠的豐碑。
烏克蘭人選擇了為尊嚴而戰,我對他們的選擇心生敬意。
“尊嚴從來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站立者才能看見的星空。”祝福澤連斯基,祝福烏克蘭人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