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大運營商2024年度報告的相繼披露,一個鮮明的信號在數字經濟領域炸響:人工智能與算力投資正成為央企戰略布局的核心賽道。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巨頭集體宣布,將在2025年持續優化資本開支結構,重點加碼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標志著我國數字經濟正加速駛入"算力驅動"的新紀元。
這份戰略轉向的底氣,源自云計算市場的強勁增長。數據顯示,移動云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1004億元,同比增速20.4%;聯通云收入686億元,增長17.1%;中國電信天翼云更以1139億元的收入規模領跑,同比增速同樣達到17.1%。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電信通過算力調度平臺"息壤",不僅將自有算力售賣率提升至90%以上,更整合了外部3EFLOPS的算力資源,在AI大模型DeepSeek上線后,天翼云訪問量兩周內激增16-17倍,直觀展現了算力需求爆發的強勁態勢。
在央企層面,國務院國資委已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按下"快進鍵"。通過"AI+專項行動",中央企業正從四大維度構建產業競爭力:在應用場景上,工業制造、能源電力等500余個場景已深度植入AI技術;算力基建領域,"息壤""云驍"等開放算力平臺正加速形成算力網絡;數據共建方面,交通物流、金融服務等重點行業已匯聚高質量數據集;模型研發領域,中國移動"九天"、中國電信"星辰"、中國聯通"元景"等千億級大模型,正在全模態交互、復雜推理等維度取得突破。
展望未來,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的戰略資源地位日益凸顯。三大運營商正通過超大規模智算中心建設搶占AI高地,而AI應用場景正從消費端向工業控制、智能體等復雜場景縱深拓展。這種"算力基建+場景應用"的雙輪驅動模式,正在重塑數字經濟版圖。當算力投資突破傳統預算限制,多模態技術突破應用壁壘,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范式的革新,更是數字經濟從概念落地為產業實體的歷史性跨越。在這場算力狂飆中,央企正以戰略眼光和務實行動,引領著數字經濟時代的浪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