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我們的錢終于拿回來了,雙方心里的疙瘩也解開了?!苯?,黃某某帶著一面寫著“高效為民顯擔當 秉公執法揚正氣”的錦旗來到泰順縣人民檢察院,感謝檢察官為他妻子蘇某某追回了被拖欠十年之久的借款。
2013年至2014年期間,周某某、張某某因資金周轉需要向蘇某某借款并簽署欠條。未曾想,這一紙承諾最終成了一紙空文,蘇某某多次追討,但周某某、張某某均以“手頭緊”“資金暫時周轉不開”等為由拒不還款。
無奈之下,蘇某某只能將二人訴至法院,2020年2月,法院支持了蘇某某的訴訟請求。因周某某、張某某未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蘇某某申請強制執行,張某某的工資被強制劃扣用于還款。案件歷經多年未能執行完畢,期間,雙方關系不斷僵化。2024年,因矛盾進一步激化,為稀釋蘇某某的執行款項,周某某、張某某便讓有真實借貸往來的親屬到法院起訴。
“我們是真的沒辦法了,原來每年多少還能還點錢,現在他們的親戚也去告他們,還我們家的錢就更少了,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還完。而且他們親戚告他們這件事我也覺得不對勁。”因久久拿不回欠款,蘇某某及其丈夫黃某某向泰順縣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
周某某、張某某與其親戚間的民間借貸是否真實存在?有沒有虛假訴訟的行為?帶著這些疑問,檢察官開展資金流向溯源、轉賬記錄分析等工作,依托數字化手段對銀行流水進行逐條比對,累計核查交易記錄400余條,發現周某某、張某某存在惡意避債故意和隱瞞利息支付的違法行為,但其與親戚的借貸行為確實存在,且無法排除借款已清償,綜合認定二人構成不誠信訴訟行為,而非虛假訴訟行為。
解“事結”更要化“心結”,面對這一陳年積案引發的糾紛,檢察官在查清案件事實后,發現此前蘇某某多次因該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向有關部門進行控告,因長期對抗,雙方關系已陷入僵局。于是多次約談雙方當事人,耐心傾聽訴求,指出案件久拖不結的弊端,提出以和解方式化解矛盾的可行性,引導雙方回歸理性協商,逐步消除誤解與對抗情緒。
2025年2月28日,經過檢察官的多次調解,雙方當事人在檢察官和法官的見證下,達成和解協議,協議簽署后,周某某、張某當場將115萬元欠款一次性交付給了蘇某某。至此,一場因民間借貸引發的長達十年的糾紛畫上了句號。
供稿:第三檢察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