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在股市中頓悟:就是突然有一天你發現原來在股市中賺錢是如此簡單,按照自己的操作策略,好像明天又該買進哪只股票了!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就這樣掌握了股市的盈利之道!這種感覺就好比是我們小時候學騎自行車一樣,父母也教給了我們騎自行車的一些方法,但是始終不得要領,經過很多次的摔跌,突然有一天你可以獨自騎行幾十米了! 作為一位老股民,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有所感悟的一些曲折過程!或許對現在還在股市迷茫的你有所幫助!
一、看股價
我們選擇股票的時候,最先看到的就是:“股價”。
第一個要素:股價的高低,不能完全說明公司的好壞和股票的強弱。
1、股價低的股票,不一定就是垃圾股。但有一點要注意:低于1塊錢的股票就是垃圾股了,因為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塊錢,就會被強制退市。之前就有一個“殺豬盤”,騙投資小白說:股價便宜,一塊錢都不到......
2、股價高的股票,不一定是優秀的企業。像一些剛上市的公司,股本比較小,很容易就炒成了高價股,比如:石頭科技。
上市發行的價格是271.12,短短一年就被市場炒到了1064.88。更有呼聲說:股價要超過茅臺。結果就是一路暴跌,已經跌到了200多;而公司的業績還在下滑,何時止跌依然是個未知數。
但優秀的企業,股價往往不會太低。可以看到很多百元股、千元股的公司都是一線名企。
第二個要素:股價的高低,會吸引不同的主力資金。
1、股價較高的股票,更受大機構的青睞。
像我們國內的大基金,就喜歡抱團白馬股、藍籌股,抱團最多的就是白酒行業,因為白酒行業的業績價值非常清晰。而白酒行業里相對知名的品牌,股價都在百元以上。
但是,要注意:大機構抱團有好有壞。在市場資金充足、行情好的時候,就真的是躺著掙錢;但在市場資金不足、行情不好的時候,大量基民恐慌贖回,也容易形成“踩踏效應”,跌起來也是沒底的。
2、股價較低的股票,更受游資們的青睞。
所以,如果你是趨向價值投資的話,高價股在行情轉暖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優勢;如果你是趨向熱點題材炒作的話,低價股往往更有作妖的潛質。當然,股價只是影響股票波動的一個因子,不是決定價值股和題材股的絕對因子。
二、看股本
如果,公司在股市里發行的股份很多;那么,投資者數量可能也會很多。就會導致股票的籌碼很分散,主力往往就很難收集到足夠的籌碼,因此股票就很難上漲。
而股本較小的股票,主力往往更容易收集到足夠的籌碼,并且在拉升的過程中,拋壓盤也比較少,拉升起來也更順暢。
三、看市盈率(PE)和市凈率(PB)
市盈率和市凈率是巴菲特老師——格雷厄姆,極力推崇的兩個指標,也是市場判斷大盤或者個股“貴不貴”的主流指標。
市場平均市盈率和市凈率,衡量市場整體是處于“高估值”還是“低估值”,是很有參考價值、參考意義的;但是,單純的市盈率和市凈率來評判個股“貴不貴”,就有點太片面了。
因為:市盈率=市值/凈利潤,市值隨著股價的波動而變化,而凈利潤每年都會變化。
所以,當下市盈率較高的公司,如果公司凈利潤在不斷提升,沒兩年市盈率就會變低了;相反,如果公司凈利潤在不斷降低,即使當下市盈率較低,過兩年也會變得很高。而股價炒作的就是未來、炒作的就是預期。但我們也要盡量避免市盈率太高的公司,比如200倍的市盈率,業績翻倍,市盈率還高達100倍。
所以,我們可以用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市凈率來判斷大盤的高低;但分析個股的時候,我們要盡量規避市盈率太高的公司。同時,不能單純地用市盈率來區分股價的高低,更要看公司的業績能不能穩定,能不能持續增長。
四、看市值
市值=股價×股本
一般來說,市值大的公司,股價會更穩定;市值小的公司,股價波動會更大。因為同樣拉升10%,拉升500億市值的公司,可能需要三十億的資金,而拉升100個億市值的公司,不到十個億就夠了。
所以,小市值公司的優勢在于,游資比較好控盤,疊加題材炒作的時候,往往爆發力比較強,波動比較大,短期博弈的資金較多。而市值大的公司,控盤的資金一般都是基金、外資等一些大機構,股價就會更穩定。
所以,往往在牛市初期的時候,大盤股是最先上漲的,場外更多的資金,是由基民買基金,流入進來的。而到了牛市中后期的時候,因為大盤股漲得都比較多了,場內很多資金就會轉而買入小盤股,小盤股因此快速拉升。
我個人更青睞市值適中的公司,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市值太大的公司,就像大象一樣,穩重但也比較笨重。除了在市場資金非常充裕、牛市的時候,才會有一個比較好的表現。
市值太小的公司,又不夠安全。
所以,我通常會選擇:60億—500億的公司,這也是做短線和做波段投資者最喜歡的市值區間。
這個區間的股票,是有基本面支撐的,很多都是“專精特新”的企業,也是行業某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所以,在炒作相應題材板塊的時候,它們也是最容易被資金發現的股票,翻倍也是輕輕松松的。
總之,如果你屬于穩重型投資者,還是選擇500億以上的公司,更穩定更安全;如果你像我一樣,屬于積極型投資者,就可以選擇60-500億的公司,操作空間和穩定相對適中;如果你屬于激進型投資者,追求短線極致收益的,可以選擇市值更小的公司。
五、看利好或利空
首先是,大盤宏觀的利好和利空。
一定要記住:利好出盡就是利空,利空出盡就是利好。怎么理解呢?
如果市場一直在上漲,但是已經看出明顯有些漲不動的時候,出現再大的利好,也漲不動了,就說明市場比較高了,主力已經在高位獲利離場。那么,后面只要有一點利空,市場就會立馬暴跌。
相反,市場一直處于下跌,但是已經明顯看出跌不動的時候,再大的利空,也不怎么跌了。說明市場的空頭已經出盡,未來只要有一點利好,就會暴漲。
而宏觀方面,利好一定會來,利空也一定會來,只是何時來的問題。
其次是,個股的利好和利空。
股價很受資金面影響,資金面又受到情緒面影響,情緒面又受到消息面影響,這是一個循環。
1、利息
真來大利空了,這個利空如果直接顛覆公司,那你還吃什么股息紅利呢?公司利潤都沒了,甚至可能要倒閉退市了,還拿什么給你分紅呢?
消息面有明顯利空的,產業鏈有明顯利空的,行業有明顯利空的,企業有明顯利空的,財務造假、管理層貪污、產品造假、產品數據造假等等,有這些利空消息的,盡量都要規避。
這是原則,這樣的企業是誠信、是“根”出了問題,是不值得投資的。
2、利好
利好消息或許對股息投資者不是非常重要,對價值投資者也是加快時間而已,但是對短線投資者和波段投資者來說,利好消息是門脈,是技術面和資金面的根基。對于利好消息,短線波段投資者要非常敏感。
六、看公司產品
一家公司不管是做什么的,他們都一定有自己的產品。不管是游戲、軟件這種虛擬產品,還是衣食住行等實體產品。好公司的產品一定是優秀的,是受市場青睞的,產品也最能體現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分析公司產品,有幾種方式:
實際體驗
1、商超、藥店等有貨柜的場所,可以看公司的產品,放的位置;位置越好,說明產品越暢銷。
2、產品的生產日期,生產日期越新,說明產品越暢銷。
3、可以買點東西,問問商家,產品的受歡迎程度。
4、游戲、軟件就可以下載體驗一下。
被譽為“中國巴菲特”的林園,說過:他投資房企股票的時候,會去買他們的房子,然后體驗房子的好壞;投資新能源車的時候,會把主流車企都買一遍,讓手下的人開一遍,寫個體驗報告。
線上查詢
1、網購平臺的銷量
2、游戲、軟件就可以看看應用商城的下載量、軟件評價。
3、在網上查詢和咨詢用過產品的人的評價,聽聽大眾真實的聲音。尤其是消費頻率小的產品,比如汽車,就要多看看相關車評。
如果你是做長線、做價值投資的,分析公司產品就是必修課;如果你是做短線波段的,可以不用那么在意。
最后,我給自己埋三個坑:①行業分析,個人更看重行業分析,比大盤、比個股分析更重要;②基本面分析,基本面是分析公司價值非常重要的一環;③技術面分析,技術面是分析股票中短期、波段非常重要的因素,為什么很多業績很好,股價就是不漲,看懂技術面就知道了。
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