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號寫別人的故事也記錄自己的生活
01
今天來說說三個女人。
第一個是我的一個遠房姨媽,和善雍容,從待字閨中到出閣成家,一直得到家人全部的愛。
因為她父母遲遲沒有自己的孩子,就領養了她,而且之后就沒再要自己的孩子,一直對她寵愛有加。雖說家境不富有,但父母肯定把最好的都留給她。
姨媽后來嫁給了一個轉業軍人,跟著他進了城。自此姨媽一直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是丈夫溫暖的賢內助,她沒有上過一天班,但手握家中經濟大權。
她從沒有經歷過職場險惡,從沒有為了錢而煩惱,也沒有在家中受過委屈。
這樣生活的她,性情真的是溫順柔和,完全長成了一張被生活善待的臉,完全散發著歲月靜好的氣質。
她女兒性格和她一樣好,總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女兒后來嫁到了省城,婆家經營飯店餐飲,很是有錢,生活滋潤。
像姨媽這樣的人生真算是圓滿了。
但人生又最忌圓滿。
或者說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態。
在她女兒生完二胎后,她的身體就一直不適,一開始檢查不出來,醫生當作是普通的病來治療。
當然總不見好,后來去省城的大醫院檢查,已是胰腺癌晚期,雖然家人傾盡所有去挽救,但已經回天乏術了。
最后到她葬禮吊唁的人都為她感到惋惜,覺得那么好的生活,她怎么就無壽一直擁有呢?
第二個女人是我的大姑媽。
大姑媽的生活也一直比較順遂。作為農村婦女,她算是幸福的。丈夫會賺錢,她從未生計煩惱過,生活寬裕。兒孫輩有出息,她臉上有光。而且人緣不錯,沒有活時,姑媽能融入交際圈,從不打牌,但能在一起閑聊打發時間。
就在姑媽等著孫子把孫媳婦娶進門,即將享受四代同堂時,她突發腦溢血,非常突然地離開了。
我們到現在才漸漸接受大姑媽離開的事實,對于她的離去大家都心疼又可惜,覺得不該走得如此匆匆。
身體一向不錯的大姑走得如此猝不及防,看似強大平穩的生命實則充滿了脆弱和不確定。
第三個是我的奶奶。
奶奶在九十六歲時離世,算是高壽了,但奶奶一生都很清貧。她總認為自己比村里其他老太太過得差,在她看來沒有充分的財富和金錢就是生活得不好。
這點無可厚非,但財富的積累本就不容易,恐怕得到的財富永遠不會滿足日漸貪婪的心。
更何況如果一直以比較的心態去生活,那永遠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永遠都有遺憾,永遠都有不甘。
如果以知足的心態去生活,肯定會常樂久安,心態平和,也能從普通的生活中體驗親情的珍貴、歲月的清歡。
02
所以,
人生是不會圓滿的,
生命是脆弱無常的,
不必為無法擁有的而苦惱,而應該好好享受自己所擁有的。
身邊的親人會一個個離去,一年又一年日歷總在一張張變少,這無法重來的生命,我們應當有所愛,更要真正追逐心中熱愛。
特別是驚聞大姑去世后,我就更加堅定心中所想:
要以最大的善意來呵護自己。讓身體無恙安康,精神舒暢平和。
周遭發生了讓自己不適的感覺時,要么接納,要么改變。
別抱怨,勇敢向前望。
03
生活真的可以大道至簡,但有時又真的一言難盡。
只要處在食物鏈上,每一個層次都有不同的危機和壓力,都對想要的虎視眈眈,對沒有得到的總是耿耿于懷。
有時候真的羨慕一些成功又幸福的同輩女孩:來自優渥的家庭,父母的認知和人脈足以為她們鋪就一條更容易的道路。
但是當我知道她們沒有找到知心滿意的另一伴時,知道她們為了家族生意的沒落而暗自神傷時,知道她們為了走進一些圈子而強顏歡笑時……
我相信世間的不幸留給了所有人,并沒有特地為難我。
我知道人各有命,但煩惱都有。
現在我幾乎不羨慕誰,對任何光環都不帶濾鏡。我相信在我看不見的地方都有陽光,亦有陰影。
以前覺得自己人微言輕,與周圍格格不入,現在越來越能與簡單隨心的生活和諧共生了。
平時為了幾兩碎銀而奔波,閑暇時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很好,沒有人事紛擾就是錦上添花。
04
生活一邊是荊棘無奈,一邊是春風明媚。之前我總認為別人的生活都是一切如意,但現在看來肯定不是。
只是別人早已學會了隱藏,并擅長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世人。
生活當然會刁難,但不會處處針對,所以還是要做個眉眼溫柔、心態陽光的女子。
生活從不吝嗇給予,哪怕勢單力薄,哪怕迷霧在前。
如果簡單的事情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那就去做,比如寫作、看電影、游古鎮。
累了,乏了,就換換花樣來取悅自己,不要再對自己苛刻,因為自己與十惡不赦、好吃懶做永遠都不沾邊。
帶上對自己最大的善意,去經歷,去感受,去擁有。
感謝您讀到這里。
周末安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