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仁布宗
黨誠蔚
我營圓滿的完成迎送班禪活佛的任務后,上級命令我營即刻趕赴仁布宗執行任務。部隊受領任務后,營首長非常重視,在動員會上反復強調,我營是十一師最早進藏平叛的先頭部隊,要發揚英雄部隊善戰的光榮傳統,一定要打好這一仗。所以全體指戰員群情激奮,士氣高昂,決心首戰告捷。
不過對我們這些穿上軍裝,拿起武器才三個多月就要上戰場的新兵來說,除高昂的士氣外,思想上多少還是有些緊張。因為聽老兵們講,我營1958年在甘南平叛時,當地的藏族叛匪非常兇悍,他們敢冒著密集的火力,揮舞著藏刀,嗷嗷地狂叫著沖擊我們的陣地,用帶有前叉子的步獵槍,采用排子槍的方法射殺我們的戰友。西藏的叛匪是否比甘南的叛匪還要兇頑,都是未知數。
此時,老兵們就給我們打氣壯膽,說我們的武器強匪十倍且訓練有素,打起仗來,只要頭腦清醒,手腳敏捷,沉著勇敢,再兇頑的匪徒也不是我們的對手。
部隊從羊八井乘車出發,翻越冰雪冠冕的念青唐古拉山,過麻將宗,到達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大竹卡渡口,乘大木船擺渡過江后,在江邊的一個小村莊稍作休整,檢查武器裝備,帶足生熟干糧,待夜暗降臨后,在藏民向導的引領下,直奔仁布宗。
仁布宗位于拉薩和日喀則之間,臨雅魯藏布江,周圍高山環繞,谷地有農田村舍。宗政府設在一個小高地之上。上級情報顯示,該地有一股數十人的叛匪從拉薩逃到此地,盤踞在宗政府,搶劫財物,禍害百姓。
全營指戰員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夜暗中,頭頂繁星點點的夜空,腳踏坑凹不平的小徑,時而小心翼翼地緩步通過陡峭的傍崖窄路,時而大步流星急行在田間地頭的鄉村便道。眼前和身后是臂纏白毛巾,全副武裝,子彈上膛,高度戒備,隨時準備投入戰斗的戰友們。
大家一個緊跟一個,兩眼死死地盯著前面的同志,生怕落下半步。因為出發前各級首長一再強調兩點:
一是夜間行軍,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緊跟前面的同志,不能離開隊伍,否則會迷失道路;
二是行軍途中,做好隨時應對叛匪打伏擊的戰斗準備。在寂靜的夜暗中行軍,時而能聽到江水的波濤聲或村舍中的犬吠聲,而一直伴隨我們的是同志們急促的喘氣聲和沙沙作響的腳步聲亦或是摔倒后的撞擊聲。
經過一整夜的急行軍,拂曉前,終于到達目的地,立刻派出警戒,封鎖消息,各連隊按指定位置迅速對宗政府形成合圍態勢,準備天亮后對敵開始圍剿。天亮后,通過觀察,在宗政府和周邊村莊未發現匪情,正在營首長商討下步行動時,突然發現對面大山頂上升起一縷青煙,疑為叛匪聯絡信號,首長立刻命令各連做好戰斗準備的同時,著隨軍通司(翻譯)詢問當地群眾,方知是老鄉正在山頂進行火葬。叛匪早已先我一日逃之夭夭。這次任務無果而終,部隊又返回大竹卡待命。
此次行動雖然沒有遇到叛匪,但我們這些初入伍的新兵,在部隊整體行動中,個個表現不俗,勇往直前,沒有一個人掉隊落伍,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實戰的鍛煉和考驗。
(注:本文插圖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
黨誠蔚:1940年生于陜西省銅川市。1958年12月底參軍,歷任11師31團一營營部通信排戰士,營部給養員,營部無后座力炮排排長。曾參加山南、藏北、阿里等地區平叛剿匪。參加中尼勘界,參加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后調入原西藏軍區步兵學校,任訓練部射擊教研室教員。期間曾參加昌都地區類烏齊縣抗雪救災工作和左貢縣田妥區東壩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1970年步兵學校裁撤后,遂轉業至原鐵道部西安信號工廠工作。
作者:黨誠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