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消息,3月29日,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朱穎人先生去世,享年96歲。
朱穎人,江蘇常熟人。195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名中國美術學院)留校任教直到退休。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潘天壽基金會常務理事、吳茀之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西北師大名譽教授,西泠印社社員。著有《潘天壽吳芙之諸樂三課徒畫稿筆記》《朱穎人畫集》等著作多種。
朱穎人 君子之交
朱先生年幼即受畫家蔡卓群啟蒙,考入蘇州美專,后轉考杭州國立藝專,畢業后留校任教,列為吳茀之入室弟子,受潘天壽院長親授,以門生代行教學任務,深受吳門畫派韻影響,又長期在浙派繪畫中磨練,加之對生活的執著追求,終于出現了既表現生活之美,又開拓了傳統繪畫風貌,不失氣韻生動,傳統功力深厚的優秀繪畫作品。
曾應邀赴加拿大、美國、日本、意大利及香港等地講學交流。
朱穎人 松鼠
朱先生深受吳門畫派影響,又長期在浙派繪畫中磨練,其作品既表現了生活之美,又開拓了傳統繪畫風貌。很多杭州人都記得朱穎人畫的松鼠。他的家,就在南山路上,窗邊的松鼠,是他每天的“聊天”對象,可能下午,就躍入了畫中。
可以說,南山路上的松鼠,永遠在他的畫里。
朱穎人 松鼠
朱穎人先生深知藝術貴在風格的獨創,牢記著潘天壽先生“不做洋奴隸,不做笨子孫”的教誨,也持守著吳茀之先生“筆墨要舊,境界要新”的觀點。他常年堅持日課,錘煉筆墨,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
晚年,他仍精進不已,筆墨境界又幡然大變。“我希望我的筆墨特點柔而韌,還有力,畫面精神是恬靜清潤,在每一張新畫里能添加一些新的想法和新的視覺,以呈現自己的結構、用筆、用墨、用水和用色。筆墨是底子,當筆墨和個人的情趣性格一致時,一張畫才得以完整成立,才是有精神的。”
朱穎人 四季如春
“‘自然而然’是一輩子的修習。我還在這個時代往前走,我能夠走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結束。”朱穎人先生如是說。
朱穎人 引得清風蝶影來 1962年(此幅由吳茀之先生補竹并題款)
朱穎人 溫慰之時 1989年
朱穎人 在枯藤老樹淺水之東 2022年
朱穎人 山雨欲來 1988年
朱穎人 霜風洗耳 2022年
朱穎人 細竹清風 1990年
朱穎人 山窗無所思 隨意寫松鼠 2024年
朱穎人 野花開遍不知名 2024年
朱穎人 紅花綻放 2024年
朱穎人 工筆荷花 1962年
朱穎人 青山只會磨古今
朱穎人 相看只有山花如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