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龍戰斗機是中巴聯合研發的一款戰斗機,該機除了大量列裝巴基斯坦空軍,近些年還不斷實現了出口,目前已經列裝梟龍戰斗機的除了巴基斯坦空軍外,還有緬甸空軍、尼日利亞空軍。而就在近日巴基斯坦空軍發布的一張宣傳照片引起了外界的注意,畫面中巴空軍的梟龍戰斗機旁邊除了有巴基斯坦空軍的人員,還出現了身著阿塞拜疆空軍迷彩服的地勤人員。結合2024年阿塞拜疆方面就已經宣布引進了梟龍Block3戰斗機的消息來看,這次阿塞拜疆空軍顯然是派出了技術人員前往巴基斯坦進行學習,甚至近期阿塞拜疆空軍就有可能接收梟龍Block3戰斗機。
阿塞拜疆長期列裝有我國研發的主力武器裝備,梟龍戰斗機又特別適合阿塞拜疆這種國防預算有限的中小國家,所以說阿塞拜疆看中了梟龍并決定引進并不奇怪。不過此次阿塞拜疆空軍人員現身巴基斯坦還是帶來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梟龍戰斗機明明是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發的戰斗機,現在為何成為了巴基斯坦的獨角戲呢?最近幾年一直在大力出口梟龍戰斗機的就是巴基斯坦,此前阿根廷空軍考察梟龍的時候也是前往了巴基斯坦,緬甸和尼日利亞更是直接從巴基斯坦引進了梟龍,現在阿塞拜疆空軍人員也出現在了巴基斯坦,為何看起來梟龍好像與中國沒多大關系了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現在的梟龍戰斗機不僅與中國的關系緊密,而且梟龍戰斗機完全就是中國研發的!之所以叫中巴聯合研發,是因為2000年前后巴基斯坦引進的F-16戰斗機被美國長期扣押不交付,巴基斯坦又急需新型戰機對抗印度空軍,但巴基斯坦自身缺乏研發先進戰斗機的技術實力,因此他們選擇了和中國合作。梟龍戰斗機其實就是巴基斯坦負擔研發費用,中國依靠自身的技術實力再結合巴基斯坦空軍的需求,為巴基斯坦空軍量身打造的現代化輕型戰斗機,直到現在梟龍的升級和改進也完全是由中國成飛負責,比如最新的梟龍Block3也是成飛研發的。
但梟龍Block3研發成功后,直接在巴基斯坦建造了生產線,并沒有在中國進行量產,這里面的原因是有多個的。首先梟龍這樣的輕型戰斗機并不適合中國空軍,除了早期的殲-6、殲-7,中國空軍在2000年后列裝的新型戰斗機最小的還是中型的殲-10,像殲-11系列、殲-16、殲-20、殲-35都是重型機或接近重型的中型機,既然我空軍不會列裝梟龍戰斗機,那么直接讓梟龍戰斗機在巴基斯坦生產制造就是最方便、最節省時間和成本的方案,我國只需要派出技術人員對巴基斯坦的梟龍生產線進行指導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成飛任務繁重的問題。梟龍戰斗機和殲-10戰斗機的研發幾乎同步進行,這兩款機型都是成飛的作品,梟龍和殲-10研發成功后成飛又馬不停蹄開始了殲-20的研發, 殲-20列裝后成飛不僅需要大規模量產殲-20并對殲-20進行升級,還要負責殲-36戰斗機的研發、測試以及后續的量產,也就是說成飛的研發生產任務是非常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成飛甚至將殲-10的生產線都移交給了貴飛。連我空軍自己列裝的殲-10戰斗機的量產工作都移交出去了,成飛此舉就是為了保證殲-20和殲-36的研發以及量產,在這樣的情況下成飛自然無暇顧及梟龍戰斗機,因此梟龍戰斗機的量產和出口工作全部交給巴基斯坦就非常合理了。
另外就是,近些年我國也在大力促進先進戰斗機的出口,但我國現在主推的機型并不是梟龍戰斗機,而是出口型殲-10C戰斗機和殲-35戰斗機,這才是我國當前極為重視的出口機型,至于梟龍戰斗機全部交給巴基斯坦負責就行了,梟龍大量列裝巴基斯坦空軍對我國成飛來說本就屬于大獲成功,除此之外梟龍能夠多得到一個客戶都算是錦上添花,在這樣的情況下成飛自然不會在梟龍上面投入太多的精力,只需要根據巴基斯坦空軍的需要進行升級改進就可以了,而巴基斯坦方面也樂于負責起梟龍戰斗機的生產以及出口工作,這樣中巴就達成了全面一致和默契,也就形成了現在梟龍戰斗機表面看起來就像巴基斯坦的獨角戲的現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