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龍川江峽谷深處,藏著一座被時光封存的鹽業“活化石”——黑井古鎮。這座因鹽而興的千年小鎮,曾是西南鹽業命脈的核心,當現代工業取代古法制鹽后,黑井并未淪為標本,而是將千年鹽史、馬幫傳奇與彝族風情熔鑄成一部立體的滇中文明史詩。
漫步五馬橋,江岸峭壁上密布的鹽井口仍訴說著昔日繁華。在“大井”遺址,可目睹現存最完整的古鹽井群;走進“文廟灶房”,能見證傳承千年的“雞窩灶”熬鹽技藝。更令人驚嘆的是,藏在深巷中的“進士第”仍保留著光緒年間的科舉捷報,而基督教堂的哥特尖頂與飛檐斗拱的文昌宮隔街相望,見證著鹽業貿易帶來的文化碰撞。
古鎮的清晨從一碗“灰豆腐”開始:用鹽鹵點制的豆花,佐以彝族腌菜,喚醒味覺的千年記憶。午后可跟隨非遺傳承人制作鹽浮雕,將鹽粒與松脂調和,塑出鹽馬古道上的馬幫剪影。青色瓦頂與赭紅巖壁的對話中,鹽泉依舊流淌,時光在此按下暫停鍵。
文 于軒昂
圖 楚雄文旅
編輯 劉榕杉
本期責編 張靈潔 李元
審核 馬波 劉麗
運維 云報集團·文旅頭條新聞網
※如有侵權請聯系:電話:0871一63534744
郵箱:870715538@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