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回升,很多人都會感到精力不夠,做起事來也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關于這種現象,也被我們非常貼切的形容為了“春困”。那么,所謂春困,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對此,中醫認為,極有可能是冬天沒有將陽氣養藏好所致。在冬季,陽氣閉藏,倘若陽氣儲藏得好,那么下焦自然就會充實,到了春季,陽氣的生發就會更加有力,人也會更加健康,反之,若是冬季陽氣沒有得到養藏,并導致精氣外泄,那么春季就很容易使人犯困。
不過,春困雖然較為普遍,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有明顯的感覺,一般來說,容易春困的人,大多都是臟腑有異常,或是體內存在某些其他病癥,比如以下這四種情況,大家就需要引起注意。
1.肝臟不好
肝臟具有疏泄氣機的作用,倘若肝氣虛弱不足,就很容易引發春困,這主要是因為肝臟正好對應春季,而肝氣虛弱,就會難以正常升發;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肝氣本身并不虛弱,但卻存在肝氣郁結的表現,疏泄不暢時,肝氣就會郁滯在身體的某些臟腑,自然也就難以升發。
2.脾胃不好
在中醫學里,脾胃的職能并不僅僅是消化食物這樣簡單,它還能夠升清降濁,倘若脾不好,濁陰難以下降,那么身體里的清氣就會升不起來,濁陰在頭面推擠,阻閉清竅,在此情況下,整個人就會感覺很沉重,并且容易犯困。而且,春季時,脾胃本身就相對比較虛弱,由于肝木克脾土,加上吃完飯后,氣血都主要集中在脾胃里,頭面的氣血自然就會相對不足,并容易使人感到困倦。
3.體內存在病邪
正常情況下,人體經絡是通暢的,春天時,身體需要血液,只有確保體內血液的正常運轉,身體健康才會得到保障,人體狀態才會正常,可如果經脈處處瘀阻,有瘀血存在,就會導致血脈不暢,而營養也無法正常供應至大腦,如此,就會加重春困的情況,當然,痰濕患者也同樣如此,對于體型肥胖的痰濕人群來說,本身就很容易困倦,倘若到了春季,痰濕沒有順利從體內祛除,那么困倦的情況就會更加嚴重。
4.體內血虛
除了瘀血阻滯外,血液不足,同樣也是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常見原因,冬春季節轉變,氣血從藏轉為發,對于體內陽氣本就充足的人來說,可能不會有太明顯的感覺,但如果自身氣血不足,身體里的氣血跟不上外界陽氣的升發,那么春困的表現就會格外明顯。
那么,對于這一現象,我們究竟該如何改善呢?
“對癥下藥”自然是關鍵。如果是脾胃不好,導致痰濕盛行,那么這個時候,就應該祛濕化痰、健脾和胃,平時不妨喝點荷葉茶,或許會有很好的效果;當然,痰濕較重的患者,也同樣可以使用醫家藥方加以調理,比如鼎鼎有名的溫膽湯,這個方劑不用服用,用來泡腳就會有很不錯的效果;而對于血虛和瘀血的患者來說,就要以補血養血為主了,這個時候,可以試試玉靈膏,或能讓血液運行暢通,氣血充足。
不過,除了這些外,調理春困最簡單的辦法,其實就是睡覺,養成睡午覺的習慣,往往也能改善這一癥狀,同時,平日里還要適當進行鍛煉,以此來增強腦部供氧能力,并緩解春困,比如慢跑、打太極、跳廣場舞、散步等有氧運動,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本圖文由“軒轅島”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