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大事
今天這篇文章質量很好,建議看完。
今天市場很差,我是虧麻了,不知道你們怎么樣。
我想很多人關心的是A股還能不能漲,我的觀點是A股跌下去之后,還能漲。
只要抓住一個核心矛盾:美股崩了,資金有避險需求。
現在全球最大的價值洼地就是A股。
黃金為什么漲那么快,也是資金的避險需求,很多資金買不了A股那就去買黃金,所以黃金現在一直都在不斷地創新高,多說一句,黃金3300我認為是一定能到的。如果到了3300,那就能看3600了。
3600我覺得比較難,但是3300沒問題。
做投資,最好還是不要葉公好龍。
之前A股漲起來的時候很多人說踏空了,但是面對真正的下跌還是不敢下手,未來漲起來,肯定又會說沒給機會。
但其實A股機會給過很多了。比如之前2700,2800的時候,去年9月份一年上3000的時間都很少,基本都在2900左右,2700都待過很長一段時間。
我2700的時候還是看好A股,后面一波回血讓我賺了不少錢。現在也就3300的樣子,我依舊看好A股。
3200這個中樞從2019年開始算已經上下震蕩了7年了,也該往上走了。
我依舊是A股堅定的多頭,A股跌下去,其實就比較好加倉。
不過大家還是穩一點,比如滬深300,中證A500這種比較好。因為這些是國運,通俗說就是跌下去也能漲得起來。
再來說說銀行的事情。銀行這幾天開始有大資金加倉了。
3月30日,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同時宣布了一項大動作:定向增發股票,共計募資5200億元。這一消息一出,立刻成為財經媒體和投資者們的關注焦點。
有人說這是“大行補資本”的關鍵一步,也有人擔心股東權益會被攤薄。那么,這次定增到底意味著什么?我們來聊聊。
先說為什么要補資本。最近幾年,國有大行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壓力不小,信貸投放、基建支持、化解地方債務樣樣都得靠它們。但問題是,利潤增速放緩,銀行自己“造血”的能力有限,資本充足率也開始吃緊。
再加上國際和國內對系統性重要銀行的監管要求越來越嚴,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成了當務之急。這次財政部直接出手,通過特別國債注資,給大行送來了“及時雨”,既是對金融體系的穩固支持,也是對經濟發展的強力加持。
所以圈里面推測說是給銀行們的補償,如下:
我們再來看下方案細節:中國銀行擬募資1650億元,建設銀行1050億元,交通銀行1200億元,郵儲銀行1300億元。其中財政部是絕對的主力軍,總共認購了5000億元,還拉上了中國煙草、中國移動等戰略投資者一起參與。這些錢主要用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為未來的信貸投放和抗風險能力打下基礎。
定增價格也是個亮點。這次定增價格都比市價高,比如中國銀行定價6.05元/股,建設銀行定價9.27元/股。溢價發行不僅能穩定市場情緒,還保護了中小股東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各大行的主要認購方都承諾長期持有股份,這無疑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圖:建設銀行公告截圖
這次定增也不是沒有短期影響。比如,每股收益和股息率都會有所攤薄。根據測算,中國銀行A股的股息率可能降到4%左右,而郵儲銀行則降到4.1%。但即便如此,這些股息率仍然比國債收益率高,對于追求穩定分紅的投資者來說依然有吸引力。而且,由于定增價格溢價較高,市場情緒預計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
從長期來看,這次注資對大行來說是個蠻大的利好。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提升后,不僅抗風險能力更強,還能為未來的信貸擴張提供更大的空間。
比如中國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預計提升0.9個百分點到13.1%,遠遠高于監管底線。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基建投資、小微企業貸款、綠色金融等領域有更大的作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我們再來看看各家機構對此次大行注資的解讀:
總結來看,這次國有大行定增注資既解決了眼下資本充足率的壓力,又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鋪路。短期可能會有估值壓力,長期來看大行穩健分紅和抗風險能力依然值得關注,但目前銀行板塊仍處高位,建議等待板塊跌到更好的位置再考慮布局。這個消息對于整個資本市場來說是個不錯的小利好!
下面兩個小號,一個說股票,一個說基金,建議動動您發財的手指兩個都關注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