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21日,一年一度的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2025在深圳召開,“同路人”、“以客戶為中心”、“優質資源向優質伙伴傾斜”、“發展能力型伙伴”等成為此次大會的關鍵詞。
幾個關鍵詞透露出“伙伴+華為”體系的一個核心變化——對準“為客戶創造價值”升級2025年伙伴政策。
這或許是近幾年來令華為數萬家合作伙伴“體感”特別強烈的一屆合作伙伴大會。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伙伴+華為”體系的背后,蘊含著伙伴定位、認證標準、規則、激勵、秩序等一系列變化,從而意味著伙伴的業務導向、市場打法、收入模式等產生變化。
同樣地,對于華為而言,亦要匹配相應的組織陣型、資源配置、賦能體系、平臺等,支撐并服務伙伴拓展市場。
2024年,華為圍繞“四梁六柱”( 規則、秩序、激勵、平臺,研、營、供、銷、服、管),面向伙伴各類投入超過80億,面向伙伴的服務團隊達到1200人。“今年我們面向伙伴的投入將再提升25%,服務支持伙伴的人員投入再增加1200人?!比A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吳輝表示。
這意味著,2025年華為面向伙伴的投入將達到100億。百億投入,華為尋找“同路人”,為的是什么?
為的是“讓客戶成功”,跨越數智鴻溝
在智能化的發展浪潮下,千行萬業正面臨一場深刻的轉型變革。Gartner報告指出,“到2026年,超過80%的企業將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PI或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迸c此同時,73%的企業數據利用率小于40%,僅有25%的AI試點項目能規?;茝V,60%的企業AI項目中存在技術與實際場景需求脫節……又是不同權威報告給出的調研結論。
當技術紅利與實踐落地、商業價值之間的鴻溝凸顯,與“同路人”一起共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伙伴+華為”體系,便是華為給出的答案。這一新的伙伴體系定位是華為對產業痛點的回應,更暗含了數智時代合作伙伴體系重構的底層邏輯。
“當千行萬業走向人工智能時代,更需要一支專業的ICT隊伍去解決產品兼容性、安全、系統集成、數據治理等問題,我們的使命是讓廣大的企業、每一個組織能夠輕松地邁入數智世界?!眳禽x指出。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 吳輝
所以,共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伙伴+華為”體系的目的,是華為旨在與“同路人”一起,助力客戶跨越數智鴻溝。
進一步地,“同路人”理念內涵呼之欲出,其蘊含三層涵義:第一有共同的理念,即“以客戶為中心”,通過為客戶創造價值獲取收益;第二有共識的規則,圍繞客戶數智化旅程相互投入,彼此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成長;第三有共贏的結果,實現客戶、伙伴、華為三方共贏,讓客戶更滿意、伙伴有利潤能成長、華為有質量地增長。
為的是“三方共贏”,重塑數智時代的商業法則
既然將“以客戶為中心”作為伙伴體系構建的起點,讓數智技術勢能轉化為商業動能的價值落地,顯然需要更強的能力匹配。換句話說,伙伴能力越強,客戶滿意度也就越高。
大力發展能力型伙伴,支持伙伴高質高效服務客戶,則成為華為轉變升級合作伙伴框架的重頭戲。
這樣的轉變進一步體現在認證標準、激勵框架等變化中,牽引伙伴提升直接服務客戶的能力,并且全面導向“優質資源向優質伙伴傾斜”,這包括:
1、在伙伴認證標準上,從“業績+能力證書”的要求,升級到“業績、能力、公司資質、客戶滿意度”四個維度。其中,面向客戶的服務能力和專業化的能力要求不僅看HCIE、HCIP證書,也要看對客戶的服務能力、對售前售后問題解決的實操能力等;在公司資質方面,新增對伙伴的綜合經營管理能力的評估,對營收規模、員工數量、公司管理與資質,進行第三方評估;并引入客戶對伙伴服務的滿意度反饋,最終篩選和評估出真正有實力為客戶滿意負責的“同路人”。
2、在激勵框架上,改變過去激勵以“身份”為基礎的設計,調整為以“業績、貢獻、能力”為錨點,實現到“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轉變。在滿足一定銷售業績和專業化能力獲取基礎銷售返點的基礎上,增加能力、身份提升的疊加返點。同時,加大服務銷售激勵力度,通過激勵導向持續服務好客戶。
所以,面向AI浪潮向行業價值落地的數智鴻溝,華為旨在匯聚能力強、貢獻大的伙伴,為客戶創造價值。改變以往圍繞資源的爭奪競爭,轉向能力建設的“正和博弈”,去轉動“客戶成功→伙伴成長→華為增長”的正循環飛輪,重塑數智時代的商業法則,實現三方共贏。
正如吳輝所說,“伙伴+華為”聚在一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解決客戶的生產問題、降本增效,解決業務創新和用戶體驗,讓客戶在數智化轉型中獲利,如果客戶不贏,華為和伙伴雙贏是沒有價值的、不持續的。
為的是“長期主義”,眾智有為
當然,欲致其遠,必厚其基。如何助力伙伴更好地構筑服務能力,又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為此,華為提出圍繞客戶成功,加大伙伴授權、強化服務能力要求,賦能伙伴服務好客戶,并體現出三大轉變。
首先,面向客戶,從傳統以保障為主的服務,全面轉變為圍繞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其次,面向作戰,從條塊化作戰,全面轉變為線下一張網、線上一平臺的協同作業模式;第三,面向伙伴,實現全方位深層次協同,在組織、流程、平臺等方面全面實現對接。
看得出,為了助力伙伴構建體系化能力,華為準備了體系化的賦能支持。
舉例來說,為賦能伙伴面向客戶提升服務能力,華為發布了布道師領航計劃提升伙伴專業能力,“一坊三輔”助力伙伴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在2024年千人布道師計劃基礎上,2025年華為將發展更多布道師,圍繞伙伴體系進行方案和產品賦能;同時針對有意愿的TOP伙伴,結合伙伴需求,進行定制培訓,與伙伴成立工作坊,開展“一坊三輔”的深入賦能,輔助伙伴明確公司戰略定位與戰略轉型;輔助伙伴找到組織能力短板,提升組織能力和執行力,支撐戰略落地;輔助伙伴制定高效、清晰的戰略流程。
"扶上馬再送一程",華為通過牽引并賦能伙伴提升專業服務能力、管理能力,最終轉化為對客戶的服務能力,助力客戶成功、讓客戶更滿意。
并且,為了保障伙伴投入有回報,華為的伙伴政策在導向“優質資源向優質伙伴傾斜”的同時,也致力于將更大的市場機會開放給伙伴。
在NA市場,過去三年,華為的卓戰核NA客戶數量從2000多家收斂到今年的600多家,更多的市場空間則交給伙伴;在商業市場,與伙伴進行線索共享,同時把40+行業能力與伙伴共享;在分銷市場,“萬+華為坤靈精英計劃”升級精英專項返點、品牌、營銷、地市專人支持、服務網點支持等權益,實現伙伴投入有保障、營銷賦能有資源、聯合作戰有支持。
所以,“以客戶為中心”絕非一句口號,而是華為與伙伴的雙向奔赴,相互投入,能力共生,讓合作伙伴體系更強健。
賦能伙伴持續成長,踐行長期主義。很明顯,華為選擇了一條難但更具長期價值的道路——使能伙伴、讓客戶價值成為合作伙伴體系進化的原動力。
正如吳輝所強調,“因聚而生,聚的是志同道合,眾智有為,為的是千行萬業?!币钥蛻魹橹行牡摹盎锇?華為”體系,確保每個“乘客”在數智化旅程的列車上不掉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