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欣怡、彭樺、商思章、陳路、李想)
青山毓秀慰忠骨,孝愛傳承祭英魂。湖北工程學院以“孝愛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設為統領,創新推出“孝愛中國育新人 英烈精神代代傳”主題教育矩陣,通過“三維聯動、四維育人”的立體化模式,將紅色基因深度融入新時代青年精神血脈。各學院立足學科特色打造精品項目,在荊楚大地掀起傳承紅色血脈、賡續精神譜系的熱潮。
時空對話:戎裝賡續英雄志軍民共筑愛國魂
土木工程學院與社區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攜手開展“新老對話傳薪火”特別行動。30余名退伍大學生與退役老兵共赴孝感烈士陵園,在張意運老首長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追憶先烈事跡、共話精神傳承,讓青年學子觸摸革命歷史溫度,開啟了“老班長”與“新戰友”跨越時空的信仰對話,實現了專業實踐與精神傳承的雙向賦能。
數字賦能:細雨潤碑銘赤膽云端承志續華章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創新打造“數字時代的清明記憶”主題教育。志愿者們在完成集體默哀、鞠躬致敬等儀式后,分組開展墓碑擦拭、園區清理、碑文描紅等守護行動,將手制白花敬獻英烈。線上同步啟動“孝愛中國·2025·網上祭英烈”活動,200余名學子通過云端獻花、留言追思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勵志傳承:助學勵志銘黨恩紅心向黨踐初心
經濟與管理學院組織勵志獎學金獲得者、學生黨員等赴烈士陵園開展沉浸式教育。經濟與管理學院分團委書記現場闡釋“三孝育人”體系,受助學生代表結合成長經歷發表“不負時代勇擔當”主題演講,退役大學生士兵通過軍禮致敬展現“大孝報國”的青春誓言。
美育鑄魂:丹青繪就英雄譜藝心傳承報國志
美術與設計學院打造“藝術喚醒歷史”特色思政課。學生朗誦原創《英雄禮贊孝感忠魂》,通過軍史館實地研學深化對黃繼光精神的理解。師生結合專業開展“英雄形象藝術解析”,在油畫觀摩中探討藝術創作與精神傳承,將祭掃活動延伸為生動的美育實踐課。
該校思政創新呈現三大突破:構建“祭掃+研學+創作”的全鏈條模式,形成“參與度、融合度、領悟度”三維評價體系。這一系列舉措既是對傳統思政模式的迭代升級,更是對紅色育人資源的創造性轉化,讓英烈精神在新時代綻放璀璨光芒。湖北工程學院將持續深化“孝愛中國”品牌建設,通過學科滲透、實踐浸潤、數字賦能等多元路徑,讓紅色基因和孝愛文化如春風化雨,滋養青年學子在強國建設新征程中書寫時代華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