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就像坐過山車!上周接近30度,本周又遇降溫,還沒有洗的羽絨服派上了用場。不過,春雨貴如油,盡管降溫但城市發展的腳步卻在加速。過去一周,首個省級基座大模型落戶成都,火車北站擴能改造又迎新進展……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城市大事件,今天的進展讓未來的成都生活更加美好!
上周,成都至南充高速公路擴容項目傳來新消息,預計2025年底將全線建成通車。成南高速主線串聯南充、遂寧、德陽、成都等4市10縣(區),全長216公里,建成后將成為四川最長的8車道高速公路。目前,剩余路基、橋涵隧工程完成超80%、路面工程完成超50%。
成南高速擴容項目涪江特大橋
△圖源成都發布
3月25日,四川沃飛長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四川航空集團旗下通航投資公司在成都舉行戰略合作簽署儀式。雙方開啟國內主機企業與民航航司合作先例,將在飛行測試、設施運營、人才培養等六大領域合作,打造“機場—景區”“機場—市區”等低空出行專線,開展覆蓋載客運營、應急救援、低空旅游等領域的試點應用。此次合作,雙方將整合優勢,探索商業運輸場景,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和城市出行效率的提升。
△圖源紅星新聞
3月25日,成都站(火車北站)擴能改造工程東側過境通道工程首榀預制箱梁成功架設。據了解,該工程位于成都市二環路與人民北路交匯處,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為線上式高架候車特大型站。后續,項目將推進上蓋平臺、通道橋梁上部結構施工,計劃年內完成主體結構70%的目標。建成后將整合城際高鐵、地鐵、公交等交通方式,成為“零換乘”綜合交通樞紐,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需求。
△圖源成都發布
3月19日,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鏈產品發布會在成都高新區舉辦。眾多“四川造”智能機器人和行業垂直大模型產品集中亮相。活動現場,成都高新區簽約了與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聯手打造的智譜諸葛大模型全國總部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達3億元,依托GLM技術,深耕本地產業和政務服務需求,廣泛覆蓋智能文旅、數字政務、AI教育、智慧民生等領域。
同時,在此次發布會中,成都高新區還簽約了交互人形機器人前沿研究中心項目。該項目圍繞智能感知、自主決策、人機交互等技術開展交互人形機器人研究,聚焦具身智能技術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
活動現場
△圖源成都發布
上周,成都永新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總部揭幕儀式在生物城加速器二期舉行。永新醫療憑借清華大學先進醫學物理科研成果,掌握多項核心技術,成功研制臨床及臨床前醫療設備,填補國內相關技術領域的短板。目前,該總部落戶成都,將為四川醫療注入新活力,推動醫療設備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圖源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3月26日,“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園區推介暨項目簽約儀式”在世紀城會議中心舉行,200余家重點企業參會,共謀合作發展。活動現場,21個網絡視聽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達134.94億元。據悉,成都在今年已簽約超100個網絡視聽產業項目,總投資額超500億元。
活動現場
△圖源成都發布
3月29日,2025第八屆清華-四川科技成果對接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展示了全球首款本征安全的半開放儲能鋰離子電池。該技術自2010年啟動研發,團隊通過“固液分離”等創新,攻克了大容量長時儲能安全難題。如今,團隊采用“成都智能造+全球應用”模式,與海外達成合作,今年計劃擴大示范應用,在成都及周邊建設升級版產線,彰顯成都科技創新落地的魅力。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綠色儲能研究所所長陳永翀
△圖源成都發布
上周,郫都區望叢祠改造提升迎來好消息,項目預計5月底全面完工。此前,望叢祠歷經多次修繕擴建,此次改造已完成綠化、園林、景觀、河道工作,正在進行部分綠化、路燈安裝等收尾工作,預計5月底竣工驗收后對外開放。
望叢祠改造提升項目效果圖
△圖源成都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