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9月25日,格倫古爾德出生于加拿大多倫多的一個音樂世家。作為家中獨子,他自幼展現出非凡的音樂天賦。母親在他3歲時發現他擁有絕對音感,并親自教導他鋼琴,隨后將他送至多倫多音樂學院深造。13歲時,古爾德便舉辦了首次管風琴獨奏會,15歲已與多倫多交響樂團同臺演出,展現出驚人的音樂才華。
然而,古爾德的生活中充滿了與眾不同的習慣。無論走到哪里,他總是帶著一張嘎吱作響的折疊琴凳;無論季節如何,他總是穿著松垮的西裝,鞋帶松散,頭發凌亂。演奏時,他常常無法自控地哼唱,甚至在音樂會中發表長篇演說。他隨身攜帶藥箱,演奏前會用熱水泡手臂,坐在琴凳上比劃指揮手勢,頭來回擺動,腿翹起,顯得異常專注卻又古怪。他對人群敏感,常常躲避社交,卻對小動物情有獨鐘。
這位音樂天才,正是孤獨譜系障礙患者中的一員。
孤獨譜系障礙是以社會互動、言語交流以及興趣行為等表現偏離正常為共同臨床特點的一組神經發育性障礙,分為孤獨癥及阿斯伯格綜合征。
我國2007年兒童孤獨癥患病率為1.34‰,隨著孤獨癥的概念愈發普及,確診率有逐步上升趨勢。
家長是發現孤獨癥最重要的人
孤獨譜系障礙最典型、核心的臨床表現為社會交往,言語和非言語交流以及興趣行為3個方面的質的異常。
1.社會交往障礙:患者有不同程度地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
通常眼神接觸少甚至無眼神接觸,對他人的呼喚及逗弄缺少興趣和反應,不愿與人貼近,缺少社交性微笑。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和玩耍的興趣,不會與人分享快樂或尋求安慰,對他人的身體不適或不愉快亦無表示安慰和關心。不懂也很難學會和遵循一般的社會規則,如上課期間無故自行離開座位、難以遵守老師定下的規則等。
與精神發育遲緩不同的是,精神發育遲緩有正常人的社交欲望,但社交手段簡單幼稚;孤獨譜系障礙的無社交欲望,且社交模式單一刻板,故為社交能力的質的異常。
有一部分患者為阿斯伯格綜合征患者,較孤獨癥患者語言發展一般正常,且有社交欲望,往往不甘寂寞,與人交往時按照自身的模式與人交流,不懂察言觀色,無視對方的感受,與人交往常顯得不合時宜。此類患者一般人難以識別,多在出現過分異常行為或過激的情緒反應才發現異常前往就診。
2.交流障礙:分為言語交流障礙及非言語交流障礙。
言語交流方面,包括會說話的時間比同齡人慢,甚至一直都不會說話;言語理解能力差,輕者也常無法理解幽默、成語、隱喻等;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如重復說他人剛才說過的話、反復說既往聽到的語言或廣告語、反復重復一些詞句、述說一件事或詢問同一個問題,部分患者出現人稱代詞分辨不清,如難以分辨“你我他”的區別;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異常,語調平淡,缺少抑揚頓挫,不能運用語調語氣的變化輔助交流。
非言語交流障礙。常不會用點頭、搖頭或各種手勢動作表達想法,與人交往時表情缺少變化。
3.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
興趣狹窄?;颊邔Ω信d趣的東西較少,而感興趣的事物又常與眾不同。如:
通常對玩具、動畫片等事物不感興趣,卻迷戀電視廣告、天氣預報、旋轉物品或排列物品,或反復聆聽某段音樂或某種單調重復的聲音。部分患者可能專注于文字、數字、時間表推算、繪畫、音樂演奏、編程、天文學、物理學等,并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天賦和能力,故孤獨譜系障礙患者并非智力的全面下降,而是智力呈“島性”結構,表現為智力發育的不均衡。
行為方式刻板重復。患者常堅持用同一種方式做事,如日常生活規律或環境發生改變,會表現出煩躁不安。因此,患者會反復用同一種方式玩玩具,或喜歡玩具的沒有功用的部分,反復話同一幅畫或寫某幾個字,堅持走某一條固定路線,堅持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拒絕換其他衣服或只吃少數幾種食物等。嚴重者會出現刻板重復的奇怪動作,如重復蹦跳、拍手、用腳尖走路等。
早就診同樣重要
孤獨譜系障礙與精神發育遲緩類似,目前沒有特效藥或任何一蹴而就的治療方法,任何治療方式都不能根本扭轉或改變孤獨譜系障礙的核心問題。
教育訓練是最有效的干預措施,且越早進行效果越好,到青春期以后再行教育訓練收效甚微。
當某些癥狀突出(如攻擊、自傷、破壞、多動、嚴重的情緒行為問題等),合理選擇藥物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給予家長的建議
1.接受現實
承認患者社交能力的局限性,不強求其達到同齡人的社交水平。
2.盡早干預
盡早就診并進行系統的教育訓練。
3.理解與包容
理解患者的社交缺陷和刻板行為,避免過度干預。
4.發掘天賦
若患者在某方面有特殊天賦(如音樂、數學等),應重點培養,可能取得超常成就。
5.尊重獨特性
以患者的特點為導向,制定適合其發展的教育目標。
作者簡介
唐瑞強
兒少心理科主治醫師
兒少心理科介紹
兒少心理科是東莞市首家兒童、青少年心理??啤R岳钏继夭┦繐卧搶W科帶頭人,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醫療隊伍和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化心理護理隊伍,始終貫徹“呵護心靈擁抱健康”的服務宗旨,對患者有針對性進行心理護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兒少心理科門診位于門診二樓。住院病區位于3號樓一樓,采用半開放式管理,現有床位60張,分普通病房和特需病房。病房設置富有特色,完全按照家的理念設計,特需病房更是突顯了個性化的特點,清新、文藝、民族、休閑、運動風格各異,獨居雅室悠然自怡。住院期間,患者無需穿病號服,家屬陪同并參與全程治療。
診治范圍:18歲及以下年齡段的兒童青少年。包括:各種兒童青少年發育障礙、行為障礙和精神障礙:神經發育障礙如智力障礙、交流障礙、孤獨癥譜系障礙、抽動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特發于童年少年的情緒行為障礙如適應障礙、對立違抗障礙、分離性焦慮障礙,青少年神經性厭食癥等進食障礙,常見的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癥、驚恐障礙、特異性恐懼癥、強迫障礙、創傷應激及相關障礙、兒童心身疾病、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兒童期青春期睡眠障礙;兒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抑郁障礙、雙相障礙等。
團隊介紹
袁丁
主任醫師
首席專家、院長顧問。擅長各年齡段各類精神疾病的診治,尤其對青少年心理問題和睡眠障礙的診治有獨到見解。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麥洲島院區),周二上午(麥洲島院區),周三下午(麥洲島院區),周四上午(麥洲島院區)。
陸奕彬
副主任醫師
心理治療師
醫學碩士,第三黨支部書記,兒少心理科副主任。廣東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兼職副教授。擅長兒童青少年常見疾病(如青少年情緒障礙、多動癥、孤獨癥等)的診治,熟練掌握兒童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的咨詢和治療。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麥洲島院區),周三下午&夜診(新涌院區),周四下天(麥洲島院區)。
蔡業清
副主任醫師
兒少心理科副主任。擅長青少年學習障礙、各個年齡段的情緒障礙的診治。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夜診(新涌院區),周三全天(新涌院區),周四上午(麥洲島院區),周五下午&夜診(新涌院區)。
白吉可
兒少心理首席專家
醫學博士
心理治療師
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擅長兒童、青少年發展問題、情感問題、親子問題、職業發展問題的心理治療以及焦慮、抑郁等各類神經癥的診療。主要研究方向:神經心理學、臨床心理學。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麥洲島院區),周四上午(麥洲島院區)。
劉潔
副主任醫師
心理治療師
擅長對輕型精神障礙、心理障礙、焦慮障礙、情感障礙(抑郁癥、躁狂發作、雙相情感障礙)的診療及咨詢。
出診時間:周五上午(麥洲島院區),周三全天(新涌院區)。
歐海燕
副主任醫師
心理治療師
擅長青少年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診療及咨詢。
出診時間:周四上午(麥洲島院區),周二全天(新涌院區)。
唐瑞強
主治醫師
心理治療師
擅長青少年情緒障礙、兒童多動癥、孤獨癥、焦慮障礙、抑郁障、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的相關診療及心理治療工作。
出診時間:周五全天(新涌院區)。
熊燦標
主治醫師
擅長青少年情緒問題、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焦慮障礙、睡眠障礙、精神分裂癥、物質依賴等。
出診時間:周三全天(麥洲島院區)。
羅可
主治醫師
擅長兒童青少年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麥洲島院區)。
來源:東莞精神衛生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