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穩健醫療:從“口罩第一股”到質量危機,企業“穩健”不再?
截圖來源于華夏健康網健康領域專欄創作者《健康之聲》
來源|健康之聲
編輯|塔爾·小康A
曾因疫情而一度登上資本市場巔峰的穩健醫療(300888.SZ),如今正陷入股價暴跌、利潤下滑、品牌危機的多重困境。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穩健醫療凈利潤分別為12.37億元、16.74億元、6.29億元、5.86億元,其中2021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的利潤分別暴跌67.63%、62.46%、73.18%。公司市值自最高點已蒸發超500億元,股價較歷史高點跌去近70%,甚至跌破發行價。
穩健醫療曾因疫情帶來的口罩、醫用防護用品需求激增,在2020年實現營收125.3億元,同比增長170%,凈利潤更是暴漲597%至38.1億元。然而,隨著疫情紅利消失,公司業績持續滑坡,2024年上半年,其核心健康生活消費品業務營收22.82億元,占比56.58%,但已難以支撐整體增長。
面對利潤驟減,公司采取了裁員、削減研發成本、壓縮運營費用等措施。例如,2023年公司裁員1928人,其中生產和技術人員減少1355人、329人,研發投入同比削減34%至3.22億元。這種大規模縮減成本的策略,反映出公司經營壓力陡增。
品牌崩塌:“全棉時代”衛生巾“翻新門”引爆信任危機
更雪上加霜的是,穩健醫療旗下的“全棉時代”品牌近期被卷入央視“3·15”晚會曝光的衛生巾翻新黑幕,引發市場和消費者的極大不信任。
事件回顧:央視調查發現,梁山希希制品有限公司長期回收品牌衛生巾、嬰兒紙尿褲等殘次品,經過分揀、處理后重新流入市場,其中涉及全棉時代、自由點、蘇菲、Babycare等多個知名品牌。調查還顯示,該公司負責人曾通過內部關系獲取未經銷毀的殘次品,并轉售至相關企業作為生產原料。
消費者信賴的“全棉時代”竟然與衛生巾翻新黑幕扯上關系,品牌形象一夜崩塌,穩健醫療股價在事件曝光后一字跌停,單日跌幅20%,隨后盤中一度下跌超9%,最終收跌超過6%。截至3月17日,公司仍未就深交所關注函作出明確回應,危機處理的滯后加劇了市場的悲觀情緒。
事實上,全棉時代近年來質量投訴頻發,消費者對其品牌質量的質疑已積累已久: 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全棉時代的投訴超過900條,涉及衛生巾質量不佳、紗布收腹帶纖維含量不合格、隔尿墊內有蟑螂屎、產品存在蟲卵等問題;2024年12月,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濕廁紙質量檢測報告,全棉時代是唯一一款沖散性不達標的產品,引發質疑;2024年11月,市場曝光多款衛生巾“偷工減料”問題,全棉時代旗下奈絲公主品牌被點名,進一步損害市場信任。
長期以來,全棉時代以“高端棉制品”形象示人,并斥巨資打造品牌故事。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高達20.9億元,其中廣告宣傳費用超6.5億元,同比增長8.61%。2024年上半年,廣告費用再度增長22.9%至3.39億元。然而,當質量問題頻發,品牌“高端”光環的破滅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行業競爭激烈,核心業務增長乏力
在主營業務方面,穩健醫療的核心利潤來源:衛生巾、棉柔巾業務增速停滯,市場份額被競品蠶食。
衛生巾收入(2021-2023年):5.48億元、5.69億元、5.93億元,近兩年增速僅3.83%和4.22%;棉柔巾收入(2023年):11.87億元,同比僅增2.77%,顯示市場需求已趨于飽和;2024年上半年,全棉時代收入雖增長10.6%,但毛利率卻下降1.3個百分點,表明利潤空間受到成本壓力擠壓。
面對行業競爭加劇,全棉時代試圖通過明星代言+線下擴張突圍。截至2024年6月,公司已在全國100多個城市開設444家線下門店,但此舉帶來的業績改善有限,尤其是在品牌信譽受損的情況下,拓展實體渠道的投入回報比令人存疑。
醫療業務承壓,監管罰單頻發
除了健康消費品業務遭遇增長瓶頸,穩健醫療的醫用防護用品業務也因質量問題和監管處罰承受壓力:2024年7月,北京市藥監局抽檢發現,穩健醫療旗下兩批次N95口罩因過濾效率不達標被判定不合格,再度損害品牌聲譽;2023年,穩健醫療因穩健平安、穩健桂林業績不達標計提資產減值1.9億元,進一步拖累凈利潤;2022年,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因“生產不符合標準的醫療器械”對穩健醫療處以16.22萬元罰款;2024年,湖北省藥監局對穩健醫療全資子公司處以罰款,原因是其生產、銷售不合格醫用防護口罩。
這些問題反映出公司在質量控制、供應鏈管理方面存在長期隱患,不僅對短期財務表現造成沖擊,也嚴重影響市場對其長期經營能力的信心。
資本撤退,穩健醫療未來堪憂
曾經受到資本市場追捧的穩健醫療,如今正被大股東拋售、投資者信心崩塌。
紅杉資本(紅杉信遠)自2021年以來已三次減持穩健醫療股份,累計套現11.74億元,持股比例從8.08%降至2.74%。
深創投曾持有穩健醫療1.99%股份,但在2022年已徹底退出前十大股東名單。
Wind數據顯示,穩健醫療的市值已從巔峰時期蒸發超過500億元,股價較高點跌近70%,目前仍在破發狀態。
前景不穩,穩健醫療還能翻身嗎?
從“口罩第一股”到“品牌信任危機”的主角,穩健醫療的高光時刻已然過去。疫情紅利的消退暴露出其主營業務的脆弱性,而衛生巾翻新丑聞、產品質量問題、監管處罰、股東減持等多重危機,使其未來發展更加充滿不確定性。
面對市場競爭、品牌信譽受損、盈利能力下降、資本撤退等嚴峻挑戰,穩健醫療必須在產品質量、品牌信任修復、市場拓展等方面采取有效行動,否則,其“百年穩健”的愿景恐怕只能成為一場幻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