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短視頻平臺刷到一個叫“甲亢哥”的外國主播,徹底被他的“瘋癲式中國之旅”震住了。這位來自美國的小哥在長城上翻著后空翻、把肉夾饃稱作“Chinese漢堡”、甚至直播時手機掉進羊肉泡饃也毫不慌張地繼續拿著華為手機直播——這些離譜又搞笑的舉動,完全沒有偶像包袱,反倒令人忍俊不禁。好奇心隨之而來:這個在YouTube坐擁3700萬粉絲的流量怪物,若是放到中國互聯網生態里,會處在什么級別?
先來看他在YouTube的影響力。3700萬的訂閱,在這個平臺上并不只是一個數字,它意味著幾乎每一個粉絲都是主動關注、忠誠度極高的“真粉”。不像國內平臺多依賴算法推薦推動內容傳播,YouTube更強調用戶主動選擇。因此,相比之下,像抖音上的瘋狂小楊哥雖然粉絲量驚人,但不少是依賴賬號矩陣疊加效果;B站的羅翔老師靠內容積累了三千萬粉絲,穩扎穩打;而甲亢哥的直播卻能在凌晨三點吸引50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跨時區直播的黏性與熱度,足以碾壓絕大多數國內頭部博主。
說到內容風格,這位美國小伙簡直就是“全球搞笑之王”。他的直播沒有劇本,全憑情緒和即興反應驅動??醋闱蚰芗拥阶驳圭R頭,模仿中國功夫能摔個四仰八叉,學說中文時把“西安”叫成“西恩”還一臉得意。這種近似于“人類情緒永動機”的表達方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年以“抽象直播”走紅的藥水哥,但甲亢哥的舞臺是整個YouTube平臺,面向的是全球20億觀眾。更神奇的是,他在中國街頭那些略顯笨拙卻真誠的互動,竟然成了海外網友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例如他揮舞高鐵車票高呼“比美國飛機還快”的片段,就獲得了破億播放量,比起不少官方宣傳片還更能打動人心。
他的商業價值也逐步顯現出來。C羅親自關注他,曼聯與他合作互動,小米、美團等國內品牌也對他投來橄欖枝。在他入駐抖音的第一周,粉絲就激增了110萬。而一個他在成都吃火鍋辣得滿地打滾的片段,也引來了大量海外網友留言:“沒想到中國年輕人這么有趣!”這種既能與全球流量大IP對接,又能快速本地化適應的能力,在國內幾乎找不到對標對象。你很難想象李佳琦一邊翻跟頭一邊喊“OMG買它”,還要老外看得懂其中的樂趣。
當然,他的成功模式在中國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在YouTube上可以自由發揮,語言尺度也寬松,但國內平臺的內容審查機制
更為嚴格,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車”。參考當年藥水哥因尺度問題遭平臺整頓的經歷,甲亢哥在國內也得學會一種“受控的瘋癲”,找到自我表達和平臺規范之間的平衡。此外,文化理解的差異也需要注意。國外網友可能覺得他叫肉夾饃“漢堡”很可愛,而國內觀眾可能會認為不夠尊重傳統。如何在“不做作”的風格與“合適的表達”之間找到那個度,是他接下來必須面對的課題。
值得一提的是,甲亢哥初到中國時,韓國網友一度非常活躍,頻頻在評論區刷存在感,甚至將中國的城市與韓國對比,強調自家優越。但當甲亢哥來到北京故宮直播后,那些原本高調的韓國網友突然安靜了。相比中國的皇家建筑,韓國像景福宮這樣鋪著沙子的王府,確實顯得有些寒酸。畢竟,一個連地磚都不鋪的“郡王府”,真沒法跟故宮相提并論。
現在,每次看到他在街頭邊跑邊直播,滿臉通紅地用蹩腳的中文喊“好吃”,都覺得他正在以一種奇妙的方式,成為連接中外的橋梁。與其說他是網紅,倒不如說是這個時代一種特別的文化現象——不是靠剪輯精致的視頻,而是憑借一場又一場意外頻出的“瘋癲直播”,讓世界看見一個真實、生動、充滿人情味的中國。他所帶來的影響,早已超出網絡娛樂的范疇,成為了數字時代里的一道不可忽視的“奇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