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十多年了,前3年,我像個無頭蒼蠅,最高虧損曾達80%,經歷各種壓力、痛苦、迷茫,最終大徹大悟,將交易技術做減法,化繁為簡,終于實現12年持續穩定盈利,如果你未來三年不打算離開股市,立志把炒股當第二職業,一定要看完這11條鐵律,都是炒股養家的干貨,現在分享出來給大家學習,給所有散戶一個忠告!
理學發現,生活中貧窮并不可怕。真正可怕是因為貧窮,你的思維受到局限,變得越發的貧窮。它才是你痛苦的根源,也是阻礙你變得富有的關鍵。
如果下面這3個惡性循環的窮人思維不發生變化,你就是到了下輩子也難有出頭之日,大家還是對照一下吧,看看哪一些根深蒂固于自己的腦子里。
1、被忽略的時間價值
窮人嘛,就是缺錢的人。沒錯,所以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你缺什么,就會把什么看得特別重。不缺什么,就會把這個樣東西的價值看得特別輕。
所以,窮人就是那種錢「絕對」少,但時間相對「多」的人。
有一次我在知乎上推薦了一本書,有人問我有沒有電子書資源。過了幾天,他留言,在各大網站、網盤、資源站找遍了,都沒有。意思好像說,沒有免費資源的書,你推薦個屁啊。
拜托,免費的東西不一定真免費。難道你找的時間,就不值這錢?所以你要記住這兩個概念:
1、建立“時間價值”的概念:減少做那些“時間花得多收益少”的事情;
2、牢記“沉沒成本”不可挽回:錢已經花錯了,再浪費時間,就是錯上加錯;
2、沒有主見
有篇文章很火,說你焦慮的根本原因是急于過“標配”的人生。什么是“標配”?其實就是“隨大流”,別人怎么過我就怎么過,別人出任CEO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那我也以此為目標。
換句話說,就是沒主見,思想懶惰。思想懶惰的人,最希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有主見的人,只想要別人的建議。
你可以看看身邊的窮人,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麻木生活,甘當生活的奴隸,從來沒想過做命運的主宰。
就像投資,很多人不去研究收益方式、不去了解項目是否可靠、甚至不去了解投資的產品或者項目到底是干什么的,只求結果不問過程,很有可能上當受騙。
沒有主見的本質是思想懶惰,思想懶惰的根源是不思進取。有句話說得好:真正打敗你的,從來不是殘酷的事實,而是你甘心落伍的內心。
3、窮人目光短淺、拒絕計劃,只注重當前的娛樂
印度克延比都的菜市場里生活著一群貧窮的小商販。每天清晨,他們會向富人借1000盧比,然后去進貨,賣完可賺到1100盧比,而晚上,他們要還給富人1050盧比。也就是說,他們一天的收入是50盧比。
其實,只要小販不把這50盧比全花掉,每天剩下5盧比用于第二天進貨,由于復利效應,他們只需要50天,就不用再去借這1000盧比的本錢,他們的收入就會節節攀升。
但是,沒有一個小商販會這樣做,他們就天天重復著借錢還錢的動作。窮人通常目光短淺、精神短視,恐懼未知、拒絕改變,因此重復做著錯誤的選擇。
不僅如此,越是貧困的地區,越會花大筆錢置辦婚禮、嫁妝、葬禮等活動。印度的母親會提前10年或更長的時間,開始攢錢為自己8歲大的女兒準備婚禮;而在南非,有的家庭寧可讓孩子輟學,也要辦一場隆重的葬禮。
為什么他們不把那些錢攢下來,投入到真正能使他們得到更多收入、過得更好的地方?
因為窮人不相信自己的生活會發生什么變化,也不肯花時間去制定復雜的改變計劃。因此他們只關注當下的娛樂,盡可能將讓當前的日子不再那么乏味。
反觀我們自身,有多少人會把輕松的事情留給今天的自己,把困難的事情留給明天?對于窮人來說更是如此。
做正確的事情和把事情做正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投資亦如此。
昨天有個網友給我留言,說“一直站在門口,等待著底部來臨,猶豫著不敢進入,看行情起來了,心情更是矛盾,不進入怕踏空,進入怕被套,不知道如何是好,投資讓我變得心力交瘁”。
我想,有這種想法的投資者不是少數,同時,如果后面再有逼空行情,這類投資者大概率會在后面忍受不住煎熬進場,往往進場不久,就會高位站崗被收割。
這個時候,要把事情做正確,顯得是多么的困難,因為你不知道這個時候究竟是等待正確,還是入場正確,只有事后驗證才能知道。
在投資中,把事情做正確,需要你付出更大的努力,需要你更超強的能力,而做正確的事情,則保證你一開始就容易許多。
我一直認為,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者,并不需要把投資想象的多么高深莫測,并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巴菲特不是說過嗎:
“你不需要有很高的智商,你用不著同時下三盤國際象棋,或者同時打二副橋牌,你需要一種性情,無論是群居還是獨處,你都能夠做到從容自若。
你用不著懂得貝塔值、有效市場理論、 現代組合理論、期權定價理論和市場形成理論,實際上,對這些一無所知反而更好,當然,這是商學院的觀點,因為他們的金融課程就講授這些內容,
可是,在我們看來,學習投資的學生,只要掌握兩門課程就足夠了, 一是怎么給企業估價,二是怎么看待價格。”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股市也不例外,在這個簡單的市場中充斥著不同的市場假設,不同的理論內涵,不同的價值主張,不同的操作體系,但不論怎樣,每一種方法背后都對應著一套自己的理論和思維,而這些思維的本質是相同的。
就像是每一天的走勢,其背后都是資金和情緒引導的變化,同時也就像是所有的虧損,都是貪和恐懼導致的。
常說大道至簡或許也是這個道理。
所有優秀的交易理念大都相同,究其本質也就是斬斷虧損,讓盈利奔跑,一些交易大師也常跟我們說把虧損當成你的朋友。
可是如何去把虧損當成你的朋友呢?數據統計,大部分股民的操作正確率都是高于50%的,但在如此高的正確率下仍然大幅虧損似乎有些不合常理,究其原因,大家都是常常急于兌現盈利,而放任虧損,顯然是于正確的模式所背離。
實際上,并不是我們愿意留下虧損的倉位,實在是對市場本質理解局限性導致,許多人在糊里糊涂的條件下入市,卻不知如何做到反人性,如何做到積累模式,同時又夾著了太多的情緒進入其中。
投資若想有成功的機會,首先需要承認我們都是凡人,必將不斷犯錯;并且可以在認可錯誤之后反思改進,而所謂的交易模式也是千百次犯錯所修正的。
一把直尺在股市闖出一片天
許多股民初出茅廬缺乏對股市的一定認識,感到難以做出決定,實際上股市并非想象中那樣云譎波詭,只要你足夠熟悉行情,就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做出正確的判斷。這里的股票分析類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借鑒學習,避免走冤枉路。
在股市里一輪行情如火如荼,開始階段幾乎呈一條直線上升。但市場主力紛紛兌現利潤一如萬有引力,使得股價迅速減速并且很快偏離了方向,朝A2緊接著又朝A3的方向運動,最后加速下滑落地。
在上面這個趨勢演變過程中,最難捕捉的就是由向上變為向下的臨界點。如下圖所示,C點是趨勢上下的臨界點,其中從B點到C點是強弩之末,屬強勢末梢。C點到D點力道有限,屬弱勢開端。我們做股票如果能在強勢末梢與弱勢開端的區域內提高風險意識,那么股海淘金自然駕輕就熟!
問題在于如何在一波行情中正確研判強勢末梢與弱勢開端呢?以2001年滬市大盤的頂部為例,我們利用“塔羅三線”的方法分步進行頂部技術研判。
1、將一輪行情的起點定為A點。
2、這輪行情從A點出發后首次回調的低點定為B點。
3、連接AB點畫一條趨勢線命名為紅線,構成左側強勢上攻區域。將股指順勢而上第一次跌穿紅線后首次深幅回調的低點定為C點。
4、連接AC點畫出一條趨勢線命名為黃線,在黃線與紅線之間的區域我們稱為強勢整理區域,也就是剛才在拋物趨勢中提到的強勢末梢。
5、以C點為坐標點畫一條水平線命名為藍線,在藍線與黃線之間的區域我們稱為弱勢整理區域。也就是剛才在拋物趨勢中提到弱勢的開端。
6、股指跌穿藍線后我們稱股指進入右側死亡地帶。
有人會說,你這是歷史的,老生常談的話題。那么我們來測試下近期的上證指數吧,如下圖,我們在選定好A點和B點和C點后發現,基本上預測已經接近完美。但這種做法對于短線高手來說肯定不會試用,因為短線的心理不會在乎這么多。
以下是筆者總結的“塔羅三線”頂底分析示意圖供大家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分析底部還頂部,“三點”的取舍應嚴謹而不呆板,靈活而不拘泥,這樣才能達到絕佳的預測效果。
【重點提示】
以下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我們在畫線的時候,最主要的也就是取點問題,就跟數波浪一樣,你要是數錯了,后面的預測也會錯的離譜。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有部分股票是不適合用本圖形的,如超長的橫向震蕩,45度角不回調走勢等等,這些都是此方法難以適應的。很多朋友說,我學這么多方法有什么用,不是學雜了嗎?思考者這里需要提示,方法很多,有時候也會限制你的操作。但是我們需要明確各種方法的適用性,這一點我想很少有人會去講解,只會去說方法如何如何好,什么大底大頂都可以預測。沒有完美的東西,大家只能多學方法,見招拆招,靈活運用。
一、取A點
⑴上漲走勢,取啟動點的最低位,注意,這里“啟動點的最低位”不一定是指下跌的最低價,有時經過多次反彈、盤整之后,最低點早就過了。
⑵下跌走勢,取加速點的最高位,同理,這個“加速點的最高位”也不一定是行情的最高位。道理在于行情末期人氣還較足,不會急跌,直到大家都意識到了,一涌而拋時,才導致加速下跌。此時最高點也已經過了。
二、取B點
⑴上升勢,取第一個回調的低點,下跌勢取第一個反彈的高點。之所以取第一個,就在于當時后邊的走勢還沒有出現,畫這個線是為了跟蹤趨勢,判斷后勢用的,這個點定位后,在沒有突發事件影響的前提下,行情是會按照這條趨勢線走的。
⑵下跌勢,取第一個反彈的高點。道理相同。
三、取C點
上升勢中,取回調跌破A線的第一個的低點,下跌勢中,取反彈突破A線的第一個高點,這個反彈是指比較象樣的反彈,起碼要有兩三根以上的陽線,有一定高度,可以明顯看出來的。如果只有上影線突破了A線的單日反彈不算。
巧識莊家換手套路
股諺道,沒莊的股票像棵草,有莊股票是個寶。要跟莊,就必須摸清莊家的“底細”,即莊家的控盤套路。但莊家為了獲利,通常會將這一切做得神不知鬼不覺,但唯獨不能阻止成交量和換手率向大家傳遞信號。根據大盤當前相對位置和換手率的變化情況,我們可以有效地識別莊家的操盤套路。
莊家操縱股價,通常要進行復雜的運作。打壓、拉高、震倉等手法貫穿建倉、拉抬、出貨全過程,對應換手率也呈現不同的變化,同時也釋放出不同的技術信號。有調查機構對深滬市場1000多只股票的每日換手率做了一份持久的跟蹤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1、股票的每日換手率在1%-25%之間,不包括上市前三日的上市新股;
2、大約70%的股票的日換手率低于3%;
3、3%-7%的日換手率,表示該股已進入相對活躍狀況;
4、7%-10%的日換手率在強勢股中經常呈現,屬于股價走勢的高度活躍狀況;
5、10%-15%的日換手率假如不是在上升的歷史高價區或者見中持久頂的時段,則意味著強莊股的大舉運作。
6、15%的日換手率呈現時,該股在當日密集成交區周圍運行,則可能意味著該股后市具暗藏的極大的上升能量,是超級強莊股的技術特征,因而后市有機緣成為市場中的最大黑馬。
除了上述換手率的變化情況需要特別關注外,還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兩項情況:高位高換手和高位低換手。通過它們,我們可以看出莊家的動向和意圖,是秘密出逃?還是蓄勢待發?
一、高位高換手,莊家或正出逃
高位高換手,是指股價在相對的高價位,換手率到達10%及以上的情形,包括2種情況。
1、次高位高換手。如按莊家平均成本價的2倍(即漲幅度為100%),是莊家最可能出貨的目標價計,則當漲幅小于30%—40%的高點,可劃定為次高位。機構或莊家除運用常規手法洗盤外,在次高位的“高換手洗盤”的方式也常被采用(對倒放量),且顯得更為有效。在連續幾日長陽上漲后,再度高開快速高走,甚至急沖漲停,但支持不久被打開,全天一路低走,換手陡然放大。
2、高位高換手。與“次高位高換手”相對應,“高位高換手”是指漲幅距莊家成本30%—40%以上時的高換手情形,且換手也不局限于10%以上,6%—8%以上也是可能的,因為莊家出貨時常常非常隱蔽謹慎,盡量不露聲色。當出現高位高換手行情后,股價滯漲,原趨勢也發生明顯逆轉時,只有一個市場意義,莊家正在或已經出逃!
二、高位低換手,莊家不急于出局
此種情況大多是股價漲幅較大,但平均換手率低,形成量價背離,明顯不足以維持高位的股價,但股價卻并不下跌(或跌幅較小),而保持一種高位橫向縮量整理形態。這通常是高控盤股的特征,表明莊家短期內并不急于出局。莊家一旦攜量向上突破,漲幅將更為壯觀。
交易的核心
交易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一個20年的資深交易員和一個2個月的新手交易員絕對不同。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交易經歷越長,交易者的水平就越高。根本原因是許多交易者用錯誤的思維方式交易股票,盡管他們有多年的交易經驗。他們不知道如何觀察、思考和總結,只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做出交易決定。然而,這不是真正的股票投機,而是一種變相的賭博!
股票交易的核心是概率思維。簡而言之,就是積極參與高概率事件,同時努力防止低概率事件。任何的交易者開倉時,他都認為他的開倉方向對市場的發展來說將是一個很高的概率事件。缺乏概率思維的交易者有兩個典型的表現:倉位過重和無止損,因為他們沒考慮到低概率事件。因此,不管一個交易者以前在股票市場賺了多少錢,只要他缺乏這種概率思維,市場就可以在黑天鵝事件把他一次性擊潰,永遠不可能再翻身。
如果我們知道在交易中要時刻保持概率思維,下一個問題是如何發現高概率事件和如何防止低概率事件。在尋找一些高概率事件時,一些交易者采用技術分析,一些交易者采用基本面分析,一些交易者采用基本面和技術共振方法。長期以來,這兩派往往互不相容,相互攻擊。事實上,任何方法都不是好的或壞的,任何一方的判斷結果也不是100%準確的,而只是一個概率。當防范低概率事件時,大多數交易者都有同樣的想法,那就是資金的管理。然而,比它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因為大多數主觀交易者的一致性很差。
參與高概率事件實際上分為兩個過程。首先,我們需要找出什么是高概率事件,其次,什么時候參加高概率事件。本質上,前者測試交易者選擇品種的能力,而后者測試交易者選擇時間的能力。眾所周知,股票品種具有同時上漲和下跌的特性。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在上漲時,我們有時會選擇生產更多的鐵礦石而不是螺紋鋼?這是因為,根據基本面分析,我們認為鐵礦石比螺紋鋼有更大的升值空間。既然我們根據基本面分析來判斷商品在后期會上漲,我們為什么不選擇進入呢?這是因為基本面分析的作用在于品種的選擇,而準入時機的選擇,需要技術方面給我們一個明顯的準入信號。
許多交易者混淆了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的角色,因此操作相當混亂。事實上,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品種選擇和方向判斷,而技術分析的主要功能是進入和退出時機的選擇。許多技術分析師不認同基本面的分析師。一些人認為基本面分析是事后才想到的,而另一些人認為散戶投資者無法理解基本面。事實上,基本面分析是用演繹的方法來判斷市場趨勢,而技術分析是用歸納的方法來判斷市場趨勢。前者基于嚴格的邏輯推理,而后者基于歷史會重演的假設。然而,交易不是一門科學,所以基本面分析并不總是有效的。同時,歷史不會簡單地重演,所以技術分析也同樣并不總是有效的。因此,兩種分析方法的判斷結果都只是一個概率。
聰明的交易者總是持有概率思維。他們通過基本面分析發現高概率事件,并利用技術分析給出的明顯信號,去參與高概率事件。同時,為了防止黑天鵝事件,他們知道如何做好資金管理工作。為了表示他們對概率思維的尊重,當他們發現他們認為是高概率事件時,他們并不急于進入,而是耐心等待,等待技術分析給出他們強有力的進入信號。
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