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蘇商銀行堅定執行“ALL in AI”戰略,立足自主可控,打造中小銀行垂直領域特色大模型。2024年,蘇商銀行成功獲批“南京市金融大模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南京市唯一以金融大模型研究應用為建設方向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成立一年來,研究中心聚焦“6+X”應用場景和十大業務領域,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服務轉化,推動AI技術在智能風控、智能信貸、智能營銷、智能客服等環節深度應用。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研究中心成功建設AI大模型應用平臺和AI算力平臺的雙基座,以及數據處理、模型訓練、部署管理、模型評測、應用開發、安全管理等六大平臺,為加速產品研發周期、保障產品研發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構建“數據+算法+算力+場景”四位一體的AI智能決策體系,加快形成金融大模型的私域數據優勢。率先引入DeepSeek系列技術,結合原有大模型能力,在模型輕量化與高效推理方面取得顯著突破,推動數字金融服務進一步智能化升級。
在成果應用方面,研究中心以技術創新引領業務變革,已推動60多項業務場景落地應用,實現數字金融服務全流程提質增效。其中,普惠AI助手通過自動化的審批流程和精準的風險評估,將貸款審批效率提升30%;信用債報告助手實現多模態非結構化特征加工提取,綜合識別準確率可達97%以上,自動生成盡調、授信、審批等復雜文本,授信報告采納率達95%,大大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產業鏈地圖AI助手則深度融合了大模型與知識圖譜技術,動態識別產業鏈節點,通過差異化營銷策略與風控模型,額度精準度提升35%,累計識別可疑交易超6萬筆,為業務拓展與風險管控注入“數智動能”;智能開發助手開創性構建智能編程協作平臺,代碼優化采納率提升28%,核心系統迭代周期縮短30%;客服智能助手實現逐步替代傳統人工服務,機器人問答自助解決率提升50%,質檢助手100%覆蓋客服場景,實現了服務效率與精度的雙提升。
在技術創新方面,研究中心已申請金融大模型發明專利15件,發表相關科研論文3篇,其中《大模型技術在商業銀行服務創新中的應用與影響》榮獲全國地方金融28次論壇會議征文二等獎;“客服智能助手項目”榮獲第五屆金融機構數智化轉型優秀案例獎;“基于AI賦能的消費金融智能化技術平臺研發及應用”項目,榮獲江蘇省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獎三等獎;“人工智能小微金融服務平臺”入選2024首屆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中國數字金融大會優秀案例,科研和實踐成果獲得業界高度認可。
今年初,南京市舉辦科技創新大會暨河西中央科創區建設啟動儀式,蘇商銀行“金融大模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參加多個“人工智能+”重點項目簽約,助力形成金融提質增效新動能。蘇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研究中心將進一步探索大模型技術在金融復雜場景的深度應用,打造中小銀行人工智能應用的典范,切實以科技驅動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