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說過,當你遇到污蔑誹謗,不要急于自證,因為“敵人不聽你的解釋,朋友不需要你的解釋?!?/p>
李敖本人也沒有做到,他以被誹謗而提告的案件,一點也不比他罵過的眾人少。但對于個人來說,如果不自證成為個性,確實會少很多麻煩。比如,幾乎沒人去罵李敖和北野武太好色。
對于企業來說,則很難做到不自證。你無論出來賣什么,每一秒都必須向金主證明自己有用且無害,甚至物超所值,為發燒而生,為夢想而窒息,等等。
但是企業的自證也分兩類:一是共情公眾的負面情緒,盡最大誠意直面最棘手問題;
二是火速識別“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重申大原則大方向,以虛化實,回避實際問題,或將問題的定性與處理訴諸可以預知或搞定的力量。
這種公關話術,不在乎疑慮和差評,而以強化基本盤的身份共識與情感共鳴為主要KPI。
上面說的第一種,胖東來是典型。在歷次輿情中,胖東來更多在講細節,而不是標榜企業價值觀和于東來的情懷。
但這種流派太苛求企業價值觀,幾乎沒有企業能學得來。中國企業能把第二種公關戰法做好,PR部門年終獎就能翻倍。
公關固然是一把手工程,但也是內部權力架構和價值觀的精妙外顯——可以演戲,對內對外兩張臉譜,但一把手可以裝任性,而不能真任性,必須要學會平衡、遷就甚至詭詐。
于是,各家大佬,天下太平則人格化親民,遇事不諧就去人格化打官腔,還動不動就告官,爭取把“敵人”捉將官里去,早已成為輿情江湖的常態。
很多人期望雷軍可以例外。
確如劉強東所說,“營銷誰也做不過雷軍”,但營銷與公關是兩個存在生殖隔離的品種。營銷重在討好,公關重在說服。一般來說,你很難說服你連討好都沒能成功的人。
最容易被你說服的,反倒是試圖討好你的——一句“Are you OK?”就能讓他們熱淚盈眶、江湖人稱“粉絲”的那些人。
但飯圈流量和粉絲經濟就如深??窭耍厝挥衅鸱突鼐怼也幌矚g用“反噬”。
近來,在營銷上甘拜下風的劉強東,公關上似乎好過雷軍,他似乎開始警惕公共流量池的狂暴和不可控,轉而側重于以內部價值觀和勞工福利的外溢,來侵染公共認知。
劉強東前幾天那封滿篇驚嘆號的內部公開信,談員工社保的,比照4月1日晚,雷軍字斟句酌的回應,真是各有各的玄妙。
先看看這份回應:
前文我說這份回應“字斟句酌”,想必小米和雷軍都不會投訴我臆斷和失實。不字斟句酌,這份回應就無法如此“完美”。
然而,再厚的粉彩和膩子,也無法盡然熨平承重墻上的裂痕。這份回應的題眼,就在“等到此時,我覺得我不應該再等了”一句。
雷軍回應前,小米官方已經發了兩份回應,第二份還將外界質疑分門別類一一解釋。這兩份回應,不經雷軍的審批是不可能面世的?!诶总姷幕貞?,這段時間他一直在等待,僅僅在等待。
我應該相信哪種說法?
雷軍沒有轉發公司回應,以代替自己表態,好處不少:商業偶像與所服務公司“適度”剝離,將摳出不少用以轉圜的冗余和縱深。
我感覺,雷軍和PR助手試圖以慣用的營銷語境,來覆蓋一場危機公關。營銷中的首席帶貨官,公關中的最高責任人,已渾然一體,一體兩面。
這樣串戲,是無心之失嗎?
在雷軍回應后,一位死者家屬發聲:
此前,小米汽車在解釋“小米官方為什么不聯系家屬”時稱,“碰撞發生后,我們立即與車主取得聯系,了解到非車主本人在駕駛?!?/p>
這是3月29日晚,“3月30日,我們的專項小組趕赴銅陵”,“3月31日,在警方指導下,我們嘗試于4月1日下午與家屬會面。”
根據以上,我看懂了早在3月29日晚,小米就能找到車主,卻沒看懂“小米官方為什么不聯系家屬”,4月1日下午到底見面沒,以及為啥沒見成。
如果小米和雷軍承認應該在調查結果出臺前跟家屬溝通,那現在就老老實實道歉。
如果認為沒必要現在見家屬,那就大大方方說這不合規程。
如今這么擰巴,無非不想承認自己的處置有任何的不妥和懈怠,卻又害怕激怒那些已經很憤怒的公眾??汕闳f算,并不是公眾死了女兒,而是那三個家庭死了女兒呀。
雷軍的回應,最應該撫慰的,難道不是這三個家庭嗎?死者家屬如果不滿意這回應,其他人有資格代替他們理解和體諒雷軍嗎?
再說一句,除非雷軍和小米明說現在見死者家屬不合公司流程,其他任何人以流程為由去懟家屬,都是無恥的。
在雷軍回應之前,死者家屬已經表達了他們的不滿和憤怒,他們說三女生死于車門無法打開等細節還有待警方確認,不過他們的情緒卻是真摯的、劇痛的。
雷軍哀悼卻未道歉,說明他不認為小米在事前事后有什么錯吧。他的回應,與其說撫慰了質疑者,不如說是維護了基本盤。
斗膽預測下,在事故調查報告公布前,雷軍不會再有回應。
對鐵桿粉絲來說,目前的彈藥已經足夠用來,打一場美麗的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