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有夢
小閣春寒夢遠郊,紙窗紅日燕歸巢。
曉來風定花無影,時有新香度竹梢。
詩開篇 “小閣春寒夢遠郊”,點明地點為 “小閣”,季節(jié)是春,氛圍卻帶著絲絲寒意。在這略顯清冷的閣中,詩人酣然入夢,夢魂飄向了遠方的郊野。一個 “遠” 字,既拓展了空間的遼闊感,也暗示出詩人內心對外面世界的向往,那郊野或許是自由、生機與美好的象征,與春寒料峭、相對局促的小閣形成鮮明對比,讓人不禁好奇詩人在夢中的郊野將會有怎樣的奇遇。
次句 “紙窗紅日燕歸巢”,場景從夢境自然切換回現(xiàn)實的小閣。清晨,陽光透過紙窗灑進屋內,帶來絲絲暖意,驅散了春寒。而此時,歸巢的燕子更添了一份生活氣息。“紅日” 與 “春寒” 相互映照,暗示時間推移,也在冷暖色調的轉換中,展現(xiàn)出一種自然的更迭。燕子歸巢這一意象,不僅描繪出春日的活力與生機,更隱含著一種歸屬感和寧靜感,仿佛在告訴讀者,無論夢境多么遙遠,最終還是會回歸到這個雖小卻溫馨的現(xiàn)實空間。
后兩句 “曉來風定花無影,時有新香度竹梢” 堪稱全詩的精妙之筆。清晨風停,按理說花朵應該在地上投下清晰的影子,可詩人卻道 “花無影”,這一獨特的描寫給畫面增添了幾分朦朧美,讓人不禁聯(lián)想,或許是繁花過于繁茂,相互交錯,光影斑駁,難以分辨出單朵花的影子;又或許是詩人仍沉浸在似夢非夢的恍惚狀態(tài)中,眼中之景皆染上了夢幻色彩。
就在這如夢如幻的氛圍里,“時有新香度竹梢”,微風輕拂,新鮮的花香越過竹梢悠悠飄來。“新香” 既點明了春天百花盛開、香氣馥郁的季節(jié)特點,又給人以清新之感,仿佛帶來了春的訊息和希望。“度” 字用得極為巧妙,將花香隨風飄散的動態(tài)刻畫得栩栩如生,讓讀者仿若身臨其境,能嗅到那絲絲縷縷的芬芳,也感受到了詩人在靜謐清晨中的悠然心境。
整首詩以夢為引,將現(xiàn)實與夢境交織,既有對春寒中夢境的追尋,又有回歸現(xiàn)實后對春日美好景象的捕捉,展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膩感知和對自然美的由衷贊美。
七絕·春游
柳外晴煙帶遠郊,數(shù)聲幽鳥啄新巢。
閑來自掃東墻下,看盡梨花雪滿梢。
首句 “柳外晴煙帶遠郊”,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長卷。“柳外” 點明了詩人所處的位置,柳樹枝條搖曳生姿,為畫面增添了靈動之美。“晴煙” 二字堪稱神來之筆,春日暖陽照耀下,霧氣繚繞,輕柔縹緲,給整個場景蒙上了一層朦朧而夢幻的面紗,如煙似靄,與遠處的郊野相連,營造出一種悠遠、開闊的空間感。一個 “帶” 字,巧妙地將近處的柳林與遠方的郊野串聯(lián)起來,使畫面富有層次感與連貫性,也暗示了詩人的目光隨著晴煙延伸至遠方,心中滿是對郊野春景的向往與期待。
次句 “數(shù)聲幽鳥啄新巢”,從視覺描寫轉向聽覺描寫,為畫面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在這寧靜的春日里,幾聲清脆的鳥鳴傳來,原來是幽鳥在忙著啄泥筑新巢。“數(shù)聲” 體現(xiàn)出鳥鳴聲的疏落有致,打破了周遭的寂靜,卻又襯托出環(huán)境的清幽。“啄新巢” 這一細節(jié)生動地展現(xiàn)了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鳥兒們在春日里忙碌著開啟新一年的生活,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動與活力,也為整個春游場景增添了一份溫馨與歡快的氛圍。
后兩句 “閑來自掃東墻下,看盡梨花雪滿梢”,鏡頭從廣闊的郊野拉回到詩人自身。“閑來自掃” 描繪出詩人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在這美好的春日里,詩人閑來無事,親自打掃東墻下的庭院。這一行為看似平常,卻蘊含著詩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對閑適時光的珍視。
清掃完畢,詩人抬頭仰望,眼前是滿樹盛開的梨花,如雪般潔白,綴滿枝頭。“看盡” 二字,盡顯詩人對梨花的癡迷與陶醉,他靜靜佇立,欣賞著這一樹繁花,仿佛時間都為之靜止。梨花如雪,不僅描繪出花朵的潔白無瑕、繁茂勝雪的姿態(tài),更營造出一種素雅、純凈的氛圍,與春日的清新氣息相得益彰,也暗示著詩人內心的純凈與安寧,在這繁花盛開的春日里,尋得了一份心靈的慰藉與寧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