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4月1日訊(記者 張靜倫)2024年,燕塘乳業(002732. SZ)交出了一份營收、凈利潤雙降的成績單。
3月30日,該公司發布年報顯示,2024年其營收為17.32億元,同比減少11.18%;凈利潤下滑超過四成,同比減少43.03%至1.03億元;扣非凈利潤為1.05億元,同比減少30.17%。
作為收入規模較小的區域乳企,燕塘乳業的脆弱性在行業變局中徹底顯露。2024年,其液體乳、花式奶及乳酸菌飲料三大核心品類全線銷量滑坡,銷售費用不降反增帶動銷售費用率增長,致使原奶成本下行帶來的利潤空間被完全侵蝕,成本紅利蕩然無存。
此外,藍鯨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家華南乳業霸主自提出“邁向全國”戰略十年間始終未能突破地域壁壘。2024年,其廣東省外營收占比仍不足3%。
與此同時,其核心市場珠三角地區“失守”,成為業績滑坡的核心原因。當前,全國性乳企正持續滲透華南市場,疊加現制茶飲對年輕消費群體的分流效應,燕塘乳業“既守不住根據地、又打不開新市場”的困境愈發凸顯。
銷售費用上漲拖累凈利潤
燕塘乳業是廣東第一家液體乳上市企業,“燕塘”品牌則更是源于1956年的老字號,2014年登陸A股,產品包括巴氏殺菌奶、超高溫滅菌奶、酸奶、花式奶、乳酸菌乳飲料等乳制品。
在2024年整個乳業市場一片低迷的背景下,燕塘乳業也難逃其中。2024年超過11%的營收降幅是燕塘乳業2018年來首次營收雙位數下滑,而凈利潤更是同比驟降43.03%。
對于2024年業績表現,燕塘乳業方面回應相關媒體表示,2024年,受綜合因素影響,乳制品消費需求階段性回調,行業面臨困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在生乳價格大幅下行的背景下,本身自有奶源自給率在同行中不高的燕塘乳業在2023年吃了一波“紅利”。2023年燕塘乳業毛利率大幅增長,其中就有原材料成本下行的影響。
然而到了2024年,燕塘乳業液體乳類、花式奶、乳酸菌乳飲料類毛利率分別下滑了0.53、0.41、1.44個百分點,致使該公司食品制造業毛利率同比減少0.6個百分點,毛利率為25.18%。
主要原因是,在原奶持續供大于求的影響下,行業競爭加劇。尤其2024年二季度以來,價格戰愈演愈烈,乳企促銷力度也開始加大。2024年燕塘乳業的廣告宣傳及促銷費用、差旅費等均在逆勢增長,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
從財報看,盡管燕塘乳業在去年通過增加廣告宣傳及促銷費用的投入,試圖提振銷量。2024年,該公司廣告宣傳及促銷費用為1.26億元,同比增加5.5%。此外,2024年,該公司銷售費用為2億元,同比微增0.27%。銷售費用率為11.6%,2023年為10.2%。
此外,生乳價格下行雖降低了原料成本,但終端產品價格同步承壓,疊加乳制品行業整體產能過剩,削弱了成本優勢對利潤的支撐。
尼爾森IQ數據顯示,2024年乳品全渠道銷售額同比下滑2.7%。燕塘乳業也沒能扛住乳制品消費下滑的趨勢,從其產品營收的分類看,花式奶、乳酸菌飲料、液體乳營收分別減少14.15%、7%、13.94%,銷量則分別下滑了12.17%、2.88%、9.98%。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頭部企業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等都在做大幅度的促銷降價,對燕塘乳業造成了很大沖擊,在其他乳企爭相做促銷的情況下,燕塘乳業也不得不跟上,對沖了其奶源成本較低的優勢;另一方面,受2023年凈利潤高基數影響,致使2024年凈利潤同比有所下降。”
將視野拉寬至整個乳品行業,最近幾年,中國乳業開始走向從高端化到追求性價比的拐點,整個液態奶(白奶、酸奶)在消費降級大背景下,乳品價格大幅度回歸,尤其是具有休閑屬性的酸奶品類。
珠三角“大本營”失守
作為深耕華南市場68年的區域龍頭,燕塘乳業高度依賴廣東省內市場,2024年省內營收占比仍高達98%,其中珠三角地區貢獻74.61%。然而,該區域營收同比下滑11.8%至12.92億元,成為拖累業績的主因。此外,廣東省內珠三角以外地區營收為4.02億元,同比下滑9.62%。
在燕塘乳業廣東省內區域營收下滑背后,華南地區乳業競爭日趨激烈。不僅面臨溫氏乳業、晨光、風行等本土乳企的直面競爭,蒙牛、伊利、光明等巨頭亦在不斷加大布局華南地區,對燕塘乳業已構成壓力。2024年上半年,華南是伊利股份第二大營收區域,占總營收比例約25%;蒙牛乳業也在廣東設立了清遠生產基地;光明乳業在2024半年報中表示,華南地區產銷融合項目較為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以喜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現制茶飲品牌在廣東市場加速擴張,其高頻推出的奶茶、果茶等創新飲品,促使年輕群體對乳飲料的需求被顯著分流。這種“替代效應”在下午茶、社交聚會等場景尤為突出,進一步加劇了燕塘乳酸菌乳飲料等核心品類的銷售壓力。
自2014年上市之日起,燕塘乳業便一直堅持著“精耕廣東、放眼華南、邁向全國”的發展戰略。但就業績層面而言,燕塘乳業這個戰略目前還沒有顯現出效果。2024年,燕塘乳業廣東省外營收為3750.16萬元,同比減少5.79%,營收占比僅為2.16%。
目前,中國乳制品行業呈現出龍頭壟斷和區域多強的競爭格局,所以區域性乳企想要向省外擴張并不容易,燕塘乳業在省外市場的品牌推廣和產品營銷都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此外,供應鏈半徑限制亦是制約擴張的關鍵因素。燕塘乳業目前的生產基地集中在廣東省內,冷鏈物流體系難以支撐長距離配送。相比之下,伊利、蒙牛通過全國布局的工廠和分銷網絡,能夠以更低成本覆蓋更廣市場。
燕塘乳業在年報中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里面也提到了原料奶供應的風險,并指出,乳制品整體消費市場規模呈持續增長趨勢。短期來看,成本高、產業鏈不全的乳企受到的影響較大。伴隨供需關系改變等因素影響,國內下游乳企需求的擴張在不斷拉動上游原料奶需求的變革,這一拐點將成為上下游乳企進行升級轉型的重要催化劑。
正因如此,近年來,燕塘乳業不斷在奶源建設層面發力。2021年設計產能為27.1萬噸,到2024年已經達到29.71萬噸。
據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去年4月份,燕塘乳業審議通過《關于擬建設都市型乳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的議案》,擬提升牛奶供應能力,該項目包含了粵東2500頭奶牛現代化養殖基地建設,計劃將鮮奶產量提高到8.69萬噸以上,建設期則為2024年至2026年。
燕塘乳業還在年報中指出,公司將加快自有牧場的擴建,提升現有牧場的技術與管理水平,加強對合作牧場的管控,建設奶牛飼料種植基地,提高自產飼料使用比例,深入打造并全面推動工牧一體化全產業鏈升級。
伴隨著其他對手的侵襲,燕塘乳業向粵港澳大灣區發起了進擊。自2023年該公司戰略導向新增了“聚焦灣區”,即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燕塘乳業在財報中稱,公司成功進軍香港市場,實現大灣區市場的全覆蓋和品牌影響力提升;通過引入明星產品領航、豐富產品陣列、增設分銷商等方式,持續推進澳門市場的鋪市和渠道優化,不斷加大澳門市場的開拓、滲透力度。
但截至目前,市場拓展成效尚未顯現。在乳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的行業變局中,這家區域龍頭能否依托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突圍重構競爭力,依舊備受市場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