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賣小米su7不是賣小米手機,買小米su7不是買小米手機,這是我看完小米su7這起事故到目前為止所有信息之后最大的感悟。
3個年輕女孩在這起事故中喪生,首先,逝者安息,其次,作為一個自媒體博主同時也是一個智駕車車主,我覺得我可以寫寫這件事。
其實小米su7最令我震驚的不是這起事故,是上個月有個su7車主在廣州市區使用彈射功能,結果車速直接飆到170多公里。
在這個時速下,把一輛電瓶車撞飛了,電瓶車當時就散架了,在馬路上碎了一地。這是我找到的當時的動圖,大家可以看一下。
市區170多公里的時速,這是什么概念,相信有過駕駛經驗的人都知道,不過這事兒關注度沒有當下這起事故這么高,我也沒太看到大家討論。
還有一個類似的事兒,發生在泉州,小米su7ultra,時速150,也是把一輛電動車撞飛了。
很多人連看兩個小米su7車禍的新聞,肯定以為我是針對小米來的,不不不,我也是Miboy,我裝修用的很多家電都是小米的,而且其它品牌智駕車輛超速在市區撞死人撞毀車的,肯定也有。
別的不說,特斯拉你一搜肯定一大把。之所以兩個事兒都是小米su7,是因為小米正在風口浪尖上,而且屬于高性能/時尚/酷帥/科技感同時又深受年輕人喜歡的典型。
我說一個感受,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新能源智駕車全在卷性能卷科技感感卷顏值,不只是小米,絕大部分車商都會不厭其煩地強調自己家的車搭載了什么什么系統,有多么多么智慧,可以放心交給智駕系統。
然后,強調性能,零百加速幾秒幾秒,同時,價格又多低多低。
這是一種什么感覺呢?跟賣小米手機似的在賣小米su7,而車主買過來,又跟買小米手機一樣在買小米su7。
既然高性能,既然搭配了智駕,既然有彈射起步功能,那當然得用啊,得開發出來啊,得上手體驗啊。
不管買家還是賣家,有意無意都忽視了一個基本情況,小米su7大概是2噸左右的重量,你知道一個2噸重的鋼鐵巨物然后用一百五六十的時速跑在路上是個什么概念么?那些在市區把車速干到這個地步的車主,你們有意識到你們開的是個什么東西么?
到這個速度,基本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了,碰到卡車是車主死概率大,碰到行人那就是行人死的概率無限高。
從行人的角度看,從電動自行車車主的角度看,大家怕不怕在路上碰到這種時速的高性能車輛?別說被撞到,崩起來一顆石頭行人就受不了。
車這種東西,現在雖然和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越來越接近了,更新換代速度快,越來越卷性能,但本質不同就在于使用場景不同,手機你要想開發性能,怎么開發都行,都是你自己的事兒。
但車你要開發性能,你想開得爽,你想感受刺激,你要么付費去專門的賽車場去感受,而在公共道路上感受,那就是路邊所有行人車輛都來承受車主「爽一把」的代價。
坦白講,當賣家和買家都下意識把車當成電子產品去無限強調性能的時候,是公共道路上的行人和其它車輛用自己的安全作為代價,去滿足了他們的狂歡。
這種感受,我在開廣園快速的時候特別大,大家都知道廣州廣園快速吧,口號是,廣園大舞臺,有命你就來。
說句可能政治不正確的話,價格低是個好事,零百幾秒起步的車大家也能輕松擁有,但零百幾秒起步的性能開發,就從以前專屬于封閉賽車場內轉移到了高速,高速還好,現在已經轉移到了市區道路。
人就是這樣的,你讓我花幾十萬去買個零百加速幾秒的車我愿意,你讓我花點錢去封閉賽車場感受速度與激情我就是大傻子,而且在公共道路駕駛還特別有一種遙遙領先的快感。
智駕也是一樣,有意無意包裹成自動駕駛的概念,賣家這么說,買家居然也這么聽,好好的輔助駕駛不用,非要用自動駕駛的概念,智慧駕駛的概念。
最后回到本次事故,作為一名智駕車主說一說當時可能發生的情況,當然這僅僅是本人根據小米發布的報告以及目前搜索到的信息所作的推測,帶有主觀性,但絕對不帶惡意。
事故是發生在高速道路出現障礙物(灑水車作業)需要變換車道到逆行車道上去,初始狀態是NOA狀態,按照車道保持直行,我簡單畫了一個示意圖:
從小米發布的信息中看,NOA是識別到了障礙的,并且開始減速,然后1秒之后出現了猛踩剎車和打方向的動作,接著立馬就撞了。
這個過程中有兩個重點,我想要跟大家分享:
我不知道su7識別障礙物之后,是怎么提醒的,我開車的時候,如果識別障礙物,會發出非常刺耳的蜂鳴聲,也就是碰撞預警,我幾乎每一次都被這種聲音嚇一大跳,然后下意識踩剎車,有過經驗的朋友肯定都知道。
踩剎車和用力強制性掰方向盤,都會觸發NOA退出,只要你踩了剎車,掰了方向盤,立馬就默認為你接管了車輛,人的權限是高于NOA的。
再強調一次我不帶有惡意,su7上應該也有碰撞預警,如果聲音也很嚇人,那確實會讓車主下意識做一些動作,比如猛踩剎車或者是打方向。
我一個開了這么多年車的人,至今每次都會被這種蜂鳴聲嚇到,你就想這種聲音有多嚇人。
車主猛打方向我估計就是被碰撞預警的報警聲嚇到了做出的反應,至于網上說的車門打不開,電池爆燃等等,這個確實就無法做出判斷了。
用這個推測是想告訴大家,不要輕信智駕,不要這么信任。它不僅僅是智駕靠不靠譜的問題,還會影響駕駛員的心態。
遇到碰撞發出報警聲,如果駕駛員因為過于信任又處于一種很放松的狀態里,這么來一下,不被嚇到就見鬼了,驚慌失措之下,很做出錯誤動作。
從賣家到買家,就不應該把車當手機來賣,來用,現在經常能看到一些車廠發布會的時候說這個車零百加速多少多少,聽多了就很迷惑:
這路上都堵成這個樣子了,要這么猛的零百加速究竟有什么用呢?大家買來當賽車開的嗎?
很多東西文章不能直接發,歡迎加朋友圈嘮嗑:
-END-2025年4月2日-
*本文封面圖來自《北平無戰事》
*全平臺賬號:挪威TALK
歡迎點擊下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