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墑情傳感器是一種用于實時監測土壤水分含量的設備,廣泛應用于農業灌溉、氣象觀測、生態研究等領域。它通過測量土壤中的水分比例(即墑情),幫助用戶科學管理水資源,優化作物生長環境。
建大仁科土壤墑情監測站
核心功能與原理
- 測量參數
- 主要監測土壤體積含水量(單位:%),部分傳感器還可同步檢測土壤溫度、電導率(EC)或鹽分。
- 工作原理
- 介電常數法(常見):通過檢測土壤的介電特性(水分影響介電常數)推算含水量,如頻域反射(FDR)或時域反射(TDR)技術。
- 電阻法:利用土壤導電性與水分的關系,但易受鹽分干擾。
- 電容法:通過電極間電容變化反映水分含量。
- 技術特點
- 實時性:持續傳輸數據,支持動態監測。
- 精度:高端傳感器誤差可控制在±2%以內。
- 耐候性:通常具備防水、抗腐蝕設計,適應長期埋地使用。
典型應用場景
- 精準農業:聯動灌溉系統,實現按需澆水,節水量可達20-30%。
- 科研實驗:長期跟蹤土壤水分動態,研究植物需水規律。
- 災害預警:監測滑坡易發區土壤飽和狀態,防范地質災害。
選型與使用要點
- 量程匹配:旱作農業常用0-50%量程,水田需更高范圍。
- 安裝規范:傳感器需與土壤緊密接觸,避免空隙影響讀數。
- 數據校準:針對不同土壤類型(如黏土、沙土)需進行本地化校準。
擴展功能
部分智能型號支持:
- 無線傳輸:通過LoRa/NB-IoT等聯網,接入農業物聯網平臺。
- 多深度監測:分層安裝(如20cm/50cm),分析水分垂直分布。
例如,某葡萄園部署墑情傳感器后,結合滴灌系統可實現:當40cm深度土壤含水量低于12%時自動觸發灌溉,維持果實膨大期最佳水分條件,同時避免過度灌溉導致的糖度下降。
這類設備正成為智慧農業的核心組件,據FAO統計,合理使用可提升作物產量15%以上,同時減少水資源浪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