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在太空待了9個月后終于回家了。”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此為題,對兩名“被迫”滯留太空超9個月,從而吸引全球關注的美國宇航員近況進行了報道。近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搭載包括因“星際客機”飛船故障滯留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宇航員威爾莫爾和威廉姆斯在內的4名宇航員,脫離國際空間站,啟程返回地球。
過去九個月,關于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被困”太空的討論,在政壇和社交媒體上愈演愈烈,從政治拋棄到陰謀論,外界的想象力似乎比他們的任務清單還要復雜。倆人剛一降落,網友們便迫不及待地涌入社交平臺,準備吃上一口熱騰騰的“太空瓜”。有人在X上高聲感謝馬斯克和特朗普,而白宮官推——如今更像是“特朗普應援站”——精準卡點,第一時間發布聲明,宣布“諾言已許,承諾已守”。但在另一撥人看來,這波操作無異于明目張膽地誤導和搶功。
美國宇航員(資料圖)
近日,美國太空軍高級將領表示,美軍觀察到一個罕見場景,中國5顆衛星在近地軌道進行“狗斗”演習,這展示出中國飛速發展的太空戰能力。美軍將領指出,如果美國不加以重視的話,美國的軍事優勢將會被逆轉,中國將在太空戰領域后來居上,這將深刻影響可能爆發的沖突走向,對美國十分不利。美媒稱,美國太空軍作戰部副部長邁克爾-格特林透露,商業攝像衛星觀察到,2024年某個時間,多達5個中國衛星出現異常動向,在近地軌道進行了受控和同步的相互接近和繞行。
在美國太空部隊看來,這種類似于戰斗機近距離的“狗斗”場景,凸顯中國衛星系統的“天地協同”作戰能力,將會對美國的在軌航天器、衛星、國際空間站構成直接威脅。美國太空部隊呼吁當局對此予以高度重視。事實上,美國在“賊喊捉賊”,試圖將破壞近地軌道飛行安全的臟水潑給中國。因為在中國實施5星“聯動”之前,美國早就部署了若干衛星干擾器、激光發射器和反衛星武器。
太空衛星(資料圖)
來看美媒披露的數據,美太空軍去年的預算不足300億美元,這筆錢遠小于其他軍種的預算。并且,在美國2025年預算案中,計劃撥給美國太空部隊的,就只有294億美元,比2024年還減少了約2.1億美元。預算本就不如其他軍種,現在還越來越少,美太空軍當然無法接受,怎么辦?它就效仿起了“老前輩”討預算的做法,即炒作所謂“中國威脅”,試圖爭取更多撥向太空軍的國防預算。
此輪太空競爭展現出三個全新的特點:第一,作戰領域從單純的硬打擊轉變為軟破壞,中國與俄羅斯所研發的機械臂抓捕、電磁干擾之類的方式,跟美國傳統的動能攔截相比,更為隱蔽并且具有可逆性;第二,人工智能深度參與太空決策,中國衛星群的自主協同避讓、美國太空軍的數據整合計劃,表明算法戰爭已經擴展到近地軌道;第三,民用和軍用技術的界限完全變得模糊不清,星鏈衛星兩次差點撞擊中國空間站、商業遙感衛星參與軍事偵察,這讓太空也不再那般安全。
美軍高度關注中國太空能力(資料圖)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此前曾發表題為《美國和中國應考慮在太空合作》的文章,文章認為,蘇聯解體后美國的至高無上地位在數十年內無可匹敵的日子不僅已經結束,而且很可能永遠不會重現。其次,憑借其規模以及20世紀末以來的持續高速增長,中國現在已比曾經的蘇聯更接近于成為真正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對手。目前,兩國都在大力投資太空探索。事實上,根據法律,自2011年起,美國已排除與中國在太空領域合作的可能性。不過,現在是重新考慮這一考慮不周的限制的最佳時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