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賴清德的“謀獨”囂張言論層出不窮,打壓統派的措施也是一個比一個嚴厲,但4月1日解放軍一出兵臺海,賴當局的態度立刻驟變,臺媒發現某部門門口新增12面國旗,到底是哪些國家,又有什么用意?
解放軍圍臺期間發生的一件事,為什么又讓臺島內不寒而栗?
現如今賴清德之所以要亮出12國旗幟,無非是想向外界傳遞求援信號,寄望于外部力量的介入,他已經開始害怕了,明知道以自己的實力,根本沒辦法抵擋住解放軍,所以他才將希望寄托在西方各國身上,尤其是美國。
這讓人想起烏克蘭不斷向西方求援,期望北約能夠提供實質性保護,然而,烏克蘭的經驗似乎并不樂觀。西方援助的武器裝備,如愛國者系統,雖然先進,但在俄軍伊斯坎德爾等精確打擊武器面前,依然顯得脆弱。
其實在臺灣省內,有這種想法的也不是一個人,很多人都對臺軍不抱希望,就連臺退將栗正杰也表示,解放軍的軍演能力已達頂峰,而臺軍的負責人顧立雄對此感到相當慌亂,語無倫次,并下達了嚴令,要求臺軍“絕不打響第一槍”。
2025年的春天,臺海不再平靜,戰機的聲音與海浪聲交織。解放軍的“海峽雷霆-2025A”軍演,打破了此地的安寧狀態,如同響亮的雷聲一般。
為的就是讓那些負隅頑抗的臺灣當局看看,繼續挑戰我們底線會是什么下場。
以賴清德為首的民進黨執政團隊,持續做出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舉動,甚至公開聲稱有所謂的“臺灣國”。這種過激的挑釁行為,已經觸及大陸方面的容忍底線,也為大規模軍事演習埋下了隱患。
大陸方面迅速反應,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的軍事演習隨即展開。這次軍演是對臺海局勢的直接回應,旨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這次軍事演習不同尋常,目標非常明確,就是針對搞“臺獨”的分裂勢力。去年軍演代號是“聯合利劍”,今年是“海峽雷霆”,這種變化顯示大陸對“臺獨”越來越不容忍,也意味著軍事行動可能會更加有力。
也就是說,大陸方面通過軍演代號的變化,表明了對“臺獨”的態度變得更加強硬,而且不排除會采取更強的軍事手段。
而這次“海峽雷霆-2025A”軍事演習在臺灣海峽中部和南部海域舉行,模擬了識別查證、警告驅離、攔截扣留等多種情景。演習重點是檢驗部隊精確打擊重要目標的能力,旨在提升作戰效能。
東部戰區同步進行了遠程實彈演習,模擬打擊港口和能源設施等關鍵目標。島內媒體注意到演習海報上的“懾封”字樣,認為這代表著“威懾和封鎖并重”的策略。
無疑是對“臺獨”勢力發出的嚴厲警告,表明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
并且大陸方面的軍事演習模擬了實戰環境,借此對外展示了其在特定區域內的控制能力,以及多軍種協同作戰的能力。大陸有能力對臺灣島形成包圍態勢,并有效切斷島內外的聯系,對臺灣施加軍事威懾。
這邊大陸軍事演習,另一邊臺灣內部也不好過,就比如臺灣的能源問題,就像一把隨時可能掉下來的劍,讓島內總是提心吊膽。他們幾乎全部的能源都得靠進口,高達97%的比例,尤其天然氣占了很大一部分。
而這些能源,主要依靠船只通過海上運過來,特別是經過南海的航線。這就讓臺灣的能源安全非常容易受到外界情況的影響,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出問題。
這種高度依賴進口和海上運輸的局面,使得臺灣的能源供應十分脆弱,也讓它在面對國際局勢變化時顯得格外被動。
更令人擔心的是,臺灣的天然氣儲備量偏低,只能滿足大約11天的需求。
如果能源供應出現問題,電力系統極易癱瘓,影響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產。這可能導致整個臺灣經濟運作停擺,后果十分嚴重。
解放軍軍演首日深夜,一艘滿載液化天然氣的巨輪“泰達二號”在臺灣附近海域滯留,持續徘徊一天,遲遲無法停靠卸貨。
另一艘液化天然氣船的處境也很艱難,只能在菲律賓海附近繞圈。這兩艘液化天然氣船的遭遇并非巧合,而是解放軍展示了對關鍵區域和航道進行封鎖控制的能力。這表明軍演對相關海域的航運產生了實際影響。
解放軍模擬封鎖行動,展示了切斷臺灣能源供應的能力,這使臺灣方面更加重視能源保障問題。
這次行動也讓島內的分裂勢力感受到巨大壓力,讓他們意識到潛在的風險。能源生命線被掐斷,對臺灣的影響顯而易見。但有些人可能晚上要睡不著了。
眼看著大陸軍力日益增強,賴清德感到壓力巨大,希望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臺灣外事部門門口現在多了十二面國旗,代表美國、日本等國。
這個舉動被認為是在向這些國家示好,希望他們能在臺海問題上幫臺灣說話。
但是,這些國家真的會為了臺灣跟大陸發生沖突嗎?美國態度不明朗,而且他們的航母離得還很遠。
菲律賓想趁機撈好處,假借幫助在臺灣的菲律賓工人,實際上想從中作梗。歐洲各國則選擇沉默,不想參與這場爭端。
賴清德尋求外部幫助的行為,看起來更像是一場事先安排好的表演,結果反而變成了島內人們嘲笑的對象。他的行為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支持,反而引來了質疑。
整個事件顯得非常混亂,各方勢力都有自己的打算,使得局勢更加復雜。
臺灣面對解放軍的強大壓力,設想依靠“堅守30天,等待美軍支援”的策略來對抗,但這可能只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解放軍實施封鎖和精確打擊,預計臺軍的抵抗力量會快速削弱。
臺灣可能面臨能源供應不足、經濟運轉停滯、外部支援難以到達的困境,整體情況變得非常危險。
“海峽雷霆-2025A”軍事演習清楚地表明,中國大陸堅定地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決心和實力都毋庸置疑。
“臺獨”注定失敗,走向滅亡。與大陸和平統一,共享發展成果,才是臺灣人民未來的光明之路。
任何分裂國家的企圖都不會得逞,希望臺灣同胞認清形勢,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在全球局勢復雜多變,以及兩岸關系持續博弈的背景下,臺灣的未來發展方向備受關注。臺灣最終能否與大陸實現和平統一,是一個充滿變數且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考慮到國際力量的介入、臺灣內部民意的走向,以及大陸方面政策的調整,和平統一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這是一個涉及多方利益、需要長期努力的過程,其最終結果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需要雙方展現足夠的智慧和耐心,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尋求共識。未來的走向取決于雙方如何處理分歧、建立互信,以及如何為兩岸民眾創造更美好的共同未來。
如果解放軍實施全面封鎖,臺灣的能源供應將變得異常脆弱,民進黨根本沒有能力拒絕統一的呼聲。事實上,臺灣不僅依賴外部能源,還嚴重依賴外部糧食供應。想通過武力謀求“獨立”,顯然是不現實的,兩岸統一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信息來源
環球網:東部戰區位臺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
央視新聞:日月譚天丨賴清德猖狂謀“獨”挑釁,島內輿論:害怕被棄,垂死掙扎
人民網:解放軍聯合演訓是對賴清德當局猖狂謀“獨”挑釁的堅決懲戒
觀察者網:臺LNG船“因軍演不敢進港” 臺網友炸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