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關稅一加,我倉庫里500萬的圣誕裝飾品直接砸手里了!"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王老板急得直撓頭。46%的稅率讓他原本每單賺3萬的訂單,現在倒貼2萬都沒人接。更絕的是,美國客戶要求改用FOB條款,運費關稅全算他頭上,相當于每賣100塊要白送70塊。
整個商貿城都在刮"自救風"。做毛絨玩具的李姐連夜把生產線搬到越南,光設備運費就花了80萬;做襪子的老張直接把報價單改成"浮動價格",每天根據匯率和關稅調整;最狠的是做燈具的陳總,直接開發中東市場,連迪拜王子的私人訂單都接了。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轉移產能談何容易?越南工廠租金漲了30%,東南亞工人效率只有國內一半,利潤被壓得只剩褲衩。
更魔幻的是,美國客戶也在玩騷操作。有人要求把"MADE IN CHINA"標簽改成"Vietnam",結果被海關查出罰款50萬;有人用比特幣支付貨款,想繞過SWIFT系統;還有人直接玩失蹤,300萬的貨堆在港口無人認領。商貿城對面的貨代公司最近生意火爆,天天有人來咨詢"如何把貨發到墨西哥再轉美國",但這波騷操作又要多花15%的成本。
專家預測,到年底可能有30%的中小商家撐不下去。但義烏人總能找到活路——市場里新開的"跨境直播基地"擠滿了帶貨主播,有人把庫存玩具做成"關稅紀念版",在TikTok上賣得飛起;還有人開發出"模塊化家具",把原本占體積的大件拆成小包,硬生生把運費降了40%。這場關稅風暴,讓義烏人再次上演了"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生存大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