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空天軍的蘇-30SM剛在敘利亞秀完“眼鏡蛇機動”,轉頭就被中國殲-16的實戰數據拍在沙灘上——這場跨越二十年的“側衛家族”內戰,硬是打成了航電雷達與導彈射程的降維打擊!今天咱們掀開北國防展的遮羞布,看看殲-16怎么用中國芯把蘇霍伊老本啃成渣!
航電碾壓:從望遠鏡到顯微鏡的跨越
蘇-30引以為傲的N011M無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還卡在120公里門檻,殲-16的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直接飆到300公里。這差距好比拿著望遠鏡找螞蟻的蘇-30,撞上了自帶顯微鏡的殲-16——空警-500在天上一照,蘇-30的飛行員連彈射按鈕都摸不著。更損的是殲-16的座艙,全息衍射平顯配觸控大屏,蘇-30那堆機械儀表活像80年代錄像廳的操作臺。
導彈代差:霹靂15教R77做人
蘇-30掛著射程120公里的R-77導彈嘚瑟,殲-16翅膀底下的霹靂-15直接甩出200公里射程。這哪是空戰?分明是殲-16在關島吃早餐,蘇-30還在沖繩找筷子!更絕的是霹靂-17超遠程導彈,400公里外就能把預警機捅下來,蘇-30的飛行員怕是連告警器都來不及開。
載彈量暴擊:12噸炸彈卡車碾壓
蘇-30的8噸載彈量還停留在冷戰水平,殲-16直接掏出12噸掛載能力,12個武器掛點塞滿鷹擊-12反艦導彈和雷石滑翔炸彈。這配置往臺海一擺,夠把對岸的愛國者陣地犁三遍!反觀蘇-30,掛著老式Kh-31導彈晃悠,打現代軍艦跟拿彈弓砸航母沒區別。
動力玄學:矢量花活不敵太行可靠
蘇-30SM的AL-31FP矢量發動機倒是能玩“落葉飄”,可平均大修間隔才300小時,殲-16的渦扇-10B發動機穩當跑1500小時不帶喘。這就好比拿法拉利發動機裝五菱宏光,蘇-30的機械師不是在修發動機,就是在去修發動機的路上。
體系吊打:單打獨斗不如全家上陣
殲-20帶著殲-16玩“隱身指揮”,空警-500實時更新戰場動態,蘇-30卻連數據鏈都要靠進口。去年中俄聯演,殲-16D電子戰機直接把蘇-30SM的雷達屏刷成雪花點,俄軍飛行員落地后直嘟囔“這仗沒法打”。更扎心的是殲-16生產線全速開動,一年下餃子頂蘇霍伊三年產能。
看著莫斯科航展上蘇-57和蘇-30SM抱團取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咱們求購蘇-27SK的憋屈。如今殲-16的航跡丈量出的不是距離,是大國重器的代際碾壓。下次誰再吹“側衛家族榮光”,建議他們看看珠海航展的飛行表演——那空中翻騰的不是戰機,是中國航發噴出的爭氣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