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在抗美援朝3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金日成到訪了我國。這期間,他提出來一個問題,那便是“邱少云、黃繼光等英雄,都已經蓋棺定論屬于烈士,但15軍的柴云振,還是下落不明嗎?”
對此,鄧公表示:請放心,只要在中國的土地上,我們一定找到他。
鄧小平陪同金日成參觀
這一找,便是數年。
1984年8月的一天,在四川岳池縣大佛鄉一個小小的農技站里,拖拉機工人柴兵榮閑來無聊拿起了一張報紙。沒想到剛看一會兒,他便拿著報紙飛奔回家,還說報上要找的特等功臣,越看越像他父親。
真的是他父親嗎?特等戰斗英雄,又緣何失聯30多年?
務農老漢是特等功臣
柴兵榮火急火燎的回到家,便拉著父親看自己手中的《四川日報》。
但父親只看了一眼,便說:“你都不看清楚,你爹我叫柴云政,這上面在找柴云振,名字都對不上,怎么可能是我。”
柴兵榮并不這么認為,他跟父親說:“你參加過抗美援朝樸達峰阻擊戰,小時候你就給我講過。他的食指缺一截,你正好也缺一截,還都是15軍45師3營8連,都姓柴-------不可能如此巧合!”
父子倆因此爭論了一番,仔細回想父親這一生,柴兵榮是越想越覺得蹊蹺。
1926年,柴兵榮的父親柴云政,就出生于四川省岳池縣的大佛鄉,家里是貧困的農民。因為生活實在艱難,他的父母無力撫養那么多孩子,便把他過繼給了一個姓柴的木匠。
木匠一家,對他視如己出,但他們也很貧困,因此柴云政從小就給地主家放牛,再長大些又做長工,吃盡了苦頭。
1947年的春天,內戰的火焰愈演愈烈。這天柴云政在村里干活呢,便被抓了壯丁,送到蔣軍部隊去做了一名伙夫。
但柴云政,根本不愿意待在這樣一個部隊里,他開始在戰友中,偷偷做起思想工作。但當逃兵,一旦被發現非同小可,因此也需要機會。
5個月后,因為在湖北武穴的一次戰斗,他們部隊被打散。機會來了,一天深夜,柴云政以做飯為理由領了一袋米,然后便帶著幾個老鄉,拿著武器背著大米,去投奔了解放軍。
加入我軍后,柴云政因為作戰勇敢,很快便被提拔為“戰斗小組長”,參加過渡江戰役,江西、福建以及兩廣的追擊戰等,立下了不少戰功。新中國成立后,他在貴州畢節一帶,參與剿匪任務,在此期間,他曾創下過不費一槍一彈,便活捉8個土匪的戰績。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役打響,柴云政跟隨15軍入朝作戰。沒想到1952年,他竟帶著一身的傷,悄無聲息的自己回了家鄉,從此后種地為生,還擔任過農業合作社的社長、畜牧站的站長等職。他勤奮苦干,除了兒子柴兵榮,小時候聽他講過戰場上的事跡之外,誰也不知道他以前經歷過什么。
歲月如梭,這一晃便過去了30多年。
金戈鐵馬戰火紛飛的過去,柴云政再不愿提起。但小時候聽過的那些故事,對柴兵榮造成了很大的震撼,他堅持認為報紙上要找的人,就是自己父親。
連續幾天,柴云政除草打藥忙個不停,根本沒放在心上,但柴兵榮卻不依不饒,追著父親說個不停。
“爹,我知道你不在乎什么名譽地位,但你想想首長為什么非要找你?說難聽點,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你總得給部隊一個交代,讓首長放心-------”
柴云政的復員證
也不知道哪句話,說到了柴云政的心坎上,幾天之后,他改變了主意,決定到部隊去一趟。
柴云政當年的部隊,正駐扎在湖北孝感,當時通訊又不方便,父子倆便決定親自去一趟。因為路途遙遠,忍痛賣掉了家里的豬,才算湊夠了路費。
到了孝感,部隊很快便打電話,聯系上了負責此事的李天恩和溫鐵漢。他們奉鄧公和15軍軍長秦基偉的命令,已經找了好幾年了。
秦基偉
已經過去了30多年,當年與他一起戰斗的戰友,也全都犧牲了。兩人雖然很興奮,也要按照證據和程序,一步步來驗證。
見面后,柴云政拿出了自己的退伍證明和殘疾證。溫、李兩人又詢問他受過些什么傷以及當時的情況,柴云政摘下草帽,露出了滿是疤痕的頭,頭上多達24處的傷痕,令人觸目驚心。
而部隊之所以這么多年找不到他,皆是因為各地口音復雜,在登記的時候,將他的名字,登記成柴云振了。這個名字已經深入人心,既然如此,他便也順勢更名為柴云振了。
接著,柴云振便開始講述起當年那場慘烈的戰斗--------
英雄浴血樸達峰
1951年2月,抗美援朝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前方急需國內部隊增援輪戰,第二批志愿軍因此入朝。
1951年3月,秦基偉率領15軍3個師入朝作戰,柴云振也在其中,屬于45師134團。
他們入朝后不久,第五次戰役打響。
第五次戰役在最開始時,戰績還是很理想的,短短一周便向前推進70公里,還殲敵3萬,把美韓聯軍逼退到了三八線以南。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因為美軍的狂轟濫炸和封鎖,志愿軍的后勤補給本來就比較困難。第二批志愿軍入朝以后,人數更多戰線更長,補給也更加困難。李奇微因此,創造出“禮拜攻勢”和“磁性戰術”的穿插打法,專門以逸待勞趁火打劫。
李奇微的這個打法,也就造成了戰役的后半部分回撤階段,才是最危險的時候。在200公里的戰線東部,鐵原和金化一帶,是志愿軍撤退的咽喉。交手幾次也有了經驗,為防美軍在我軍回撤時使絆子打伏擊,彭老總命令秦基偉率15軍,提前占領掩護大部隊的撤退。
而樸達峰,則是通往金化的必經之地,在其西南30多公里處,山勢陡峭林木茂密。
此峰易守難攻,是個打阻擊戰的好地方。秦基偉把死守樸達峰的任務,交給了45師134團3營。柴云振原本屬于警衛連,但由于3營8連傷亡慘重,因此他跟著補充進來,做了7班的班長。
1951年5月28日拂曉,美軍第25師和加拿大第25旅,向著樸達峰撲來。但一時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畏首畏尾的在山腳下徘徊。29日后,戰斗開始,在飛機、坦克等重型武器的掩護之下,向志愿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受到金日成接見
3營依靠工事和地勢,開始了頑強的阻擊,在糧草彈藥奇缺的情況下,他們與敵激戰6天6夜,打退了敵人40多次的進攻。
越到后面,戰斗越艱難,中間,樸達峰陣地曾幾次易手,但又被奪了回來。到了后面,因為傷亡慘重,7、8、9三個連,只能合成一個連繼續戰斗。
在這種危急關頭,柴云振還找到營長武尚志,向他請求去執行進攻任務,奪回樸達峰主峰周圍的兩個高地。營長批準了,但柴云振手里,只有8個戰士。
就是這9個人,他們在黑夜中潛伏在草叢中,靠著照明彈閃光的間隙,爬上山頭,竟然相繼奪下了兩處高地。柴云振帶領著戰士們,在美軍的陣地上,搶了幾把機槍,打死了幾十個美軍。這期間,他們還用手榴彈,炸毀了美軍的一個營指揮所,又炸死上百美軍。
戰斗到最后,美軍來了支援,在激烈的交火后,戰友們全都犧牲了。只剩下了柴云振一個人,而他面對的,還有四個美軍。
柴云振的特等功戰報
有3個,又被柴云振搞定,只剩下一個黑人。因為他體型健碩占有優勢,在肉搏戰的過程中,柴云振被他壓住,這個黑人撿起一塊石頭,往柴云振頭上猛砸了多次。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柴云振掙脫不開,便準備伸手去摳對方的眼睛,結果被那個黑人咬住了右手食指,一大截被他生生咬掉。
鮮血流了柴云振滿臉,他暈了過去,那個黑人誤以為他死去,便離開了。
后來,有后續支援戰友登上高地,發現了柴云振,將他背了回去。因為他的頭,被石頭砸了20多下,傷情實在嚴重得厲害,便被送回了國內包頭醫治。
柴云振與戰士們
因為來回轉院,柴云振后來也與原部隊失去聯系,他出院后,便領了殘廢軍人證書和1000斤大米的復員費,回了家鄉。
他不知道自己已經立了特等功,是戰斗英雄,他也不在乎。在那6天6夜里,看著戰友們一個個倒下,這種痛苦,讓他一生都錐心刺骨難以忘懷。
柴云振與兒子
深藏功名三十年,他被稱為“活著的烈士”。面對各種夸贊,柴云振常說:“不要說我是英雄,真正的英雄,他們長眠在樸達峰上。”
從1984年10月起,柴云振享副縣級離休干部待遇,2018年去世,享年92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