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近日,一場關于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的調解會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綜治中心”)召開。當天,經調解員反復多次為業主答疑解惑、普及法律知識,通過情理法交融的釋法明理,逐步解開當事人之間的“心結”,圓滿化解了該起物業糾紛。
(商事調解組織正在協調當事雙方)
走進位于彭山區綜合辦公區的綜治中心,寬敞明亮的服務大廳里,15個服務窗口井然有序。這里整合了群眾接待、矛盾調解、法律服務等30余項職能,配備8個專業功能室,真正實現了“進一扇門,解所有憂”。
“以前解決問題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來綜治中心一次就能搞定。”剛辦完事的李女士滿意地說。
(彭山區綜治中心)
這樣的便利得益于中心堅持在建設上聚力,最大限度整合資源——推行群眾接待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多中心”合一,開通信訪接待、法律服務、糾紛化解、訴訟服務等15個窗口、30余項服務職能,配備調解室、速裁庭、心理疏導室、分析研判室等8個功能室;建立“1+6+N”的工作模式,即綜治中心牽頭抓總+法、檢、公、司、信、人社6部門常駐+住建、民政等多部門及社會組織、社會力量N個響應端,有效增強綜治中心整體功能。
“這是彭山區綜治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紛的一個縮影。”彭山區綜治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的在于提高辦事效率,盡量讓辦事群眾少跑路。”
在調解室內,一名調解員正在處理一起鄰里糾紛。“我們建立了‘三三’調解、‘四個當天’等工作機制,對群眾訴求實行‘統一受理、歸口管理、閉環辦理、依法處理’,采取逐級調、專業調、聯合調等方式,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他介紹說。據統計,該中心自2023年投用以來,已接待群眾1.4萬余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800余件,提供法律服務1.2萬余人次。
此外,綜治中心還堅持在防范上提能,源頭治理控住風險。“信息化”加強前端感知,牽頭整合雪亮、慧眼、社會資源等視頻監控,匯聚矛盾糾紛和社會治安數據,實現風險隱患動態感知、立體監測;“網格化”做實微端發現,統籌實施網格能力建設行動,加強糾紛隱患一線排查化解,做實“最小治理單元”;“一體化”抓好終端見效,督促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建設,強化圈層查控、單元防控、要素管控,推動全區社會治安發案率連續三年下降。
(彭山區公義鎮綜治中心)
“下一步,我們將推動綜治中心向鎮(街道)延伸,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彭山落地生根。”該中心負責人表示。如今,這個“矛盾終點站”正成為彭山基層治理的一張亮麗名片,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辦事不用跑,解紛有依靠”的便利。(王建明 文/圖彭宣馬詩雨 趙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