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院玲“名師+”研修共同體送教活動
白鹿原中心小學
絢爛春日百花開,深耕教研自芬芳。為進一步探索課堂教學方式,多形式、多途徑、為教師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核心素養提升。3月28日西安市任院玲“名師+”研修共同體赴白鹿原中心小學送教幫扶活動,助力教師在觀摩研討中學習,在名師引領下成長。
課堂展示
任院玲“名師+”共同體成員沈毅老師執教了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包裝的學問》一課。沈老師以“將兩包相同的紙巾包裝在一起,如何節約包裝紙”這一生活情境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思考。整堂課由易到難,環環相扣,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動手擺一擺、算一算,從包裝兩個到包裝四個,探究最節約包裝紙的方法。這樣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直觀,讓學生便于理解、易于掌握。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
伍妍老師和徐菲老師執教《用字母表示數》伍老師借助青蛙兒歌,強化學生對用字母表示數及數量關系的理解。整節課,伍老師巧妙化抽象為直觀,降低理解難度,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與概括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為后續代數學習筑牢根基。徐老師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成引發其對“用字母表示數”意義的再思考、再討論。利用課堂生成的這些鮮活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其符號化意識的逐步形成。
反思交流課堂研討
在課堂研討環節中,沈毅老師首先進行了課后反思,提出了自己的設計思路,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簡單的闡述。隨后聽課老師集思廣益,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任院玲老師對沈老師課堂展示的優點表示了肯定,也提出了的建議。
研修共同體成員對伍妍老師和徐菲老師的創新課圍繞教學設計、情境創設、學習活動、課堂評價及目標達成等進行全面、深入地剖析,就如何上好創新課、創新點的闡述及答辯環節的注意事項,逐項進行詳細指導。思維在此交匯碰撞,教學策略得到深入探討,新課標理念的實踐經驗也得以交流分享。
此次送教幫扶活動,課堂之內展風采,探討之中抒灼見,報告之中提素養。真正發揮了示范、引領、輻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薄弱學校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也為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相信大家都會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所學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打造更加高效、精彩的創新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通訊員:李靜 王雨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