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洞洞幺”作者|七步半
一張“微軟將于4月8日停止中國區運營”的郵件截圖,4月7日上午在社交平臺廣為流傳。
郵件提及微軟將調整全球戰略布局,原因為“地緣政治及國際業務環境的變化”,而引起外界強烈關注的是,郵件稱“將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國區的運營。”
“這一決定意味著我們微軟項目團隊的相關工作也將同步終止。”郵件表示。
在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貿易戰正酣之際,上述消息快速發酵傳播。不過很快微軟官方對此進行了回應,據鳳凰網財經報道,一位微軟高管透露,郵件涉及的公司是微創軟件外包公司,公司名稱為“上海微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創軟件”)。其稱這個郵件不是微軟的。
微創軟件是曾由“打工皇帝”唐駿創立的外包企業,唐駿的“老東家”微軟也參與了投資。公開資料顯示,微創軟件成立于2002年,其員工規模大致為一萬余人。其中微軟持股比例為22.32%,而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3.24%,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3.24%,是微創軟件的前三大股東。
潤米咨詢創始人、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劉潤于4月7日下午兩點多發文稱,“微軟并沒有停止中國區業務。微軟也沒有停止在中國的外包業務。”
“這封郵件,來自微創(微軟合資公司)。是涉及到海外用戶數據(因為各種原因)的外包業務,遷移到其他地區。”劉潤稱。
即便此次消息像微軟所述為“誤傳”,此前微軟在華業務接連變動亦是不爭的事實。
去年5月,微軟中國區Azure云平臺數百名員工的AI團隊,收到撤離或遷移問詢郵件,員工要么同意去海外國家工作,要么拿離職補償金走人。
去年7月,據央廣網報道,微軟中國區渠道整合,四年店鋪將從460家收縮至51家。
而幾天前,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內,微軟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實驗室被媒體報道已經關閉。
從上述動作來看,微軟在華業務從技術研發到銷售渠道等多層面,都有所收縮和調整。
此次雖然僅為微軟外包公司的舉動,但可以看到郵件中提及的“地緣政治及國際業務環境的變化”,對跨國業務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近來貿易摩擦風險加劇,出口管制掣肘企業發展。
郵件提及對中國區運營停止的員工善后事宜,其表示,“公司將緊跟微軟全球布局的腳步。”
“我們會在越南,日本,匈牙利等歐亞地區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優先為原微軟業務線的員工提供海外工作崗位和工作選擇。”郵件稱。
據《財經》等報道,此次微創軟件裁撤涉及員工規模約2000人的微軟項目組,員工補償金為N+1。微創軟件并非只有微軟一個客戶。其在中國、日本、匈牙利、越南均設有團隊承接微軟外包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