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董娟 記者 顧瀟)堿水四神膏、素食二冬包、甘麥大棗包、八珍司康……揚州市中醫院不僅開中藥,而且開起了“養生面包房”。這兩天,在京華城南廣場“中醫養生局”現場,幾款散發著中藥清香的藥膳糕點剛送至展臺上,就被市民搶購一空。
“面包里有蔓越莓干不稀奇,肉眼可見的枸杞還真是第一回吃到!”4月6日下午,在活動現場,30多歲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好不容易搶購到幾袋“八珍司康”面包,一打開外包裝,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中藥清香。再掰開面包,陳女士不僅看到了蔓越莓干,還有枸杞果以及其他顆粒狀的配料。
對照展臺前的藥膳糕點配料表,陳女士才知道,這款面包里除了有面粉、雞蛋、黃油、糖、蔓越莓干等常用配料,還有黨參、茯苓、當歸、枸杞等補氣養血的中藥材。咬了一小口,陳女士連連點頭表示好吃。她笑著說:“沒想到吃個面包,還順便進補了。”
記者注意到,這些藥膳糕點與同類型的面包價格差不多,排隊搶購的也多是愛吃面包、蛋糕的年輕人,其中年輕女孩偏多。看到藥膳糕點剛擺臺就銷售一空,揚州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副主任中醫師趙偉博士很欣慰。他告訴記者,這幾款藥膳糕點均出自經典古方,主要有補氣、養血和祛濕等功效。
趙偉表示,中醫藥膳文化,也就是食療養生是“治未病”的一個重要領域。他翻閱大量的古醫書,結合當下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出現較多的氣血雙虛、痰濕脾虛、疲乏倦怠等癥狀,從中精選了幾個食療養生古方。
古方找出來了,中藥材也備齊了,如何將中藥材和年輕人喜愛的面包、糕點結合起來?趙偉和中心團隊及醫院食堂通過若干次試驗,先是煮成汁水,后是打成粉末,再到如今按藥材的性狀分別炮制。終于,色香味俱全的藥膳糕點出爐了。“這個雙休是藥膳糕點第一次‘亮相’,之后會在我們醫院食堂的專柜出售。”
(通訊員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