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日本防衛省證實,美日年度"利刃"指揮所演習首次將中國列為"假想敵",模擬臺海突發緊急事態。這場持續8天的計算機推演使用真實地理坐標,首次明確標注臺灣海峽為沖突區域,引發中方強烈反應。
參演的美日兵力包括駐日美軍基地的F-35戰機編隊、日本海上自衛隊"出云"號準航母,以及剛完成升級的"摩耶"級驅逐艦。演習腳本設定解放軍突破所謂"第一島鏈",日美聯合實施海上封鎖與反介入作戰。日本防衛省根據《特定秘密保護法》將整個推演列為"特密",但共同社獲取的演習資料顯示,推演重點針對封鎖臺灣海峽航道與奪取離島控制權。
中國國防部5日發布聲明,指出美日此舉嚴重違反國際法,破壞臺海和平穩定。聲明特別提到,日本2022年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將中國定位為"最大戰略挑戰",此次演習是該戰略的具體實施。值得關注的是,參演的日本"伊勢"號驅逐艦1月底剛在南海與中國海軍發生近距離對峙,當時中國055型驅逐艦曾抵近至其3公里處實施電子偵察。
軍事專家分析,美日此次突破性舉動有三個危險信號。首先,演習首次納入澳大利亞參與,形成美日澳三角聯動機制;其次,推演中測試了新型"聯合全域作戰"系統,該系統能整合衛星、無人機和潛航器實時數據;最后,日本自衛隊首次獲準調用民間港口和機場,這為其日后海外派兵鋪路。寧波大學東海研究院研究員郁志榮指出,日本正通過軍事合作突破和平憲法限制,這種趨勢若持續將催生"新軍國主義"。
歷史資料顯示,美日類似演習早在2006年就顯露對華針對性。當時日本陸自首次赴美演練奪島戰,模擬場景就是西南諸島遭"外國特種部隊"占領。2023年美日韓戴維營峰會后,三國聯合聲明首次將臺海和平與"國際繁榮"掛鉤,為此次演習埋下伏筆。值得注意的是,演習期間中國海軍"南昌"號驅逐艦正在菲律賓海執行例行任務,與參演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保持200公里監視距離。
當前局勢已引發連鎖反應。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5日稱"將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同時宣布擴大征兵至1.5萬人。福建沿海多個軍事基地出現異常電磁信號,疑似在進行電子對抗演練。日本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公開反對在沖繩部署"愛國者-3"導彈,稱此舉將使當地成為"火線"。
你認為美日這種軍事冒險會得逞嗎?歡迎留下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