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大事
今天這篇文章質量很好,建議看完。
昨天加倉的,今天都吃肉了。
但是吃得不多,其實我沒想到的是,養殖今天漲這么好,居然快要5個點了。
怎么說呢,2.28日【】養殖買入以來,也有差不多一個月了,如果算上今天的漲幅,差不多10個點。
我覺得一個多月的時間,10個點,也算是不錯了。
關于要不要賣:10個點左右其實就可以賣了。我當時是覺得7-10個點我就賣了。
所以諸位想賣的都可以賣,也恭喜抄作業的賺到了錢。
我想再多等等。
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現在回頭看看,昨天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加倉點位,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有,我反正是希望不要再有了。
最近應該也能好好地反彈一波,全球股市也開始反彈了,納指開始漲了,昨天的文章里面「」抄底的納斯達克,今天小賺。
祝大家賬戶長虹,天天賺錢!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一出,這兩天內外網真是炸開了鍋,各路觀點層出不窮。今天又看到一個有趣的:
華爾街知名分析師Dan Ives最近直言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簡直是要把美國科技業打回十年前!
這位經常在CNBC上侃侃而談的Wedbush證券董事總經理,平時是科技股和AI的鐵桿多頭,這次估計也被錘得夠嗆。
他這回的警告直接喊出了"美國科技界倒退十年,中國笑到最后"的驚人預測。
特朗普這波操作真是猛,對中國祭出54%的關稅大棒,灣灣地區也被安排了32%的稅率,這簡直是要把整個美國科技業往懸崖上推啊!
Dan在報告中毫不客氣地懟道:"想靠關稅把美國拉回80年代'制造業時代'?這不是政治實驗,這是自掘墳墓啊!"
如果iPhone真要在美國本土生產,價格可能從現在的1000美元直接飆到3500美元,這誰頂得住啊?
想想看,一部手機抵得上一輛二手車的價格,美國消費者怕是要哭暈在廁所了。
Dan認為,這波關稅政策簡直就是給中國科技公司送大禮!
比亞迪、華為、阿里巴巴、騰訊這些中國科技巨頭怕是要偷著樂了,讓他們有機會在全球市場分一杯更大的羹。
并且中國科技公司早在七年前就被迫開始了供應鏈自主可控之路,雖然關稅會帶來沖擊,但人家早就有了"預案",美國這邊卻要從零開始適應,這差距就很明顯了。
最慘的可能是美國引以為豪的AI革命了。
Dan感嘆:"三十年來,美國在AI領域可是甩中國好幾條街,英偉達、微軟、OpenAI、亞馬遜、谷歌這些大佬引領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結果這一腳關稅下去,供應鏈直接大亂,創新步伐肯定會慢下來。"
這些關稅一旦實施,美國科技公司獲取中國和中國灣灣省關鍵零部件的渠道可能會被切斷,科技巨頭們可能要被迫縮減項目規模,推遲新品發布,甚至重新考慮投資計劃,這對整個行業來說簡直是噩夢。
Dan還揭穿了"美國制造"口號背后的現實有多殘酷。
"在華盛頓喊'美國制造'的口號很容易,但現實可沒那么美好"他指出。在美國建一家工廠至少要熬4-5年,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和結構跟現代供應鏈的理念簡直是南轅北轍,更別提那些推動供應鏈發展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大多都在亞洲。政客們口中的"短期陣痛",實際上可能是長達十年的"長期折磨"!
股市已經對這波關稅政策投了不信任票。
美國直接上演了五年來最慘烈的一幕,Dan警告說如果談判不順利,美國經濟可能要面臨衰退和滯脹的雙重暴擊。
中國那邊也不是吃素的,已經開始了反擊,對美國商品征收34%的關稅,限制稀土材料出口,還禁止了一些美國公司在中國的業務。
"如果關稅談判不立即開始,科技行業的日子會很黑暗...美國消費者將為此買單...這不是在開玩笑,"Dan在周五的報告中警告道。
關于中國是否真的能從中漁利,市場上觀點可謂是五花八門。
空方認為中國可能面臨金融手段升級和貿易地位變化的風險;
多方則指出有機構雖然下調了全球GDP預測,卻單獨給中國開了"綠燈"(高盛),因為預期中國會有政策對沖。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次特朗普的"萬箭齊發"對嚴重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美國科技行業絕對是當頭一棒。
下面兩個小號,一個說股票,一個說基金,建議動動您發財的手指兩個都關注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