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刷到過這樣的視頻嗎?
一個人推著一大車鹵貨出去擺攤,每次來到攤位時,顧客已經(jīng)等在那里很久,甚至排起長隊。
攤主來到地點二話不說就開始稱肉賣肉。
一大車的貨,短短幾個小時他們就能賣空。
攤主還很慷慨,告訴你:她一天掙一千,一個月能掙30萬。
或者有的人配文案:90后小伙回家鄉(xiāng)賣鹵味,年入80萬。
他們的文案極其相似,都是一個小攤位,能頂一個10人的小公司掙得多。
看看這一大鍋鹵味,有葷的有素的,有黃的有綠的,無論從健康搭配還是顏色搭配,都特別吸引眼球。
你要是在街上遇到這樣的美味,能忍住不買嗎?
我平常喜歡看一些美食短視頻,看到類似當然也會停留。
我看這些純粹是為了解壓,覺得滿滿一車貨幾小時就能賣完,好有成就感。
從來沒有想過它背后有別的套路,直到看到央視的解密,才發(fā)現(xiàn)我太天真了。
可能很多網(wǎng)友會和我有類似的感受。
有些人看是為了解壓,還有些人是真的想學技術,最上面那個大姐說,她一天能掙一千,一個月就是三萬。
這不比上班強多了,關鍵時間還自由。
一旦你有這種想法,可能就落入了別人的圈套。
人家費勁吧啦制作這樣的短視頻,就是為了釣魚,釣想掙大錢的魚。
央視也注意到網(wǎng)上類似的短視頻,他們決定實地探訪調(diào)查。
這些鹵味真的有網(wǎng)上展示的那么火嗎?
記者觀察了一會兒就發(fā)現(xiàn)貓膩,原來10人排隊9個托兒。
有人買完之后,不知從哪里出來又出現(xiàn)在隊伍中,如此反復。
怪不得攤位那么火,原來都是演員。
這些人都是有團隊包裝的,直播時有人發(fā)出懷疑言論,立馬會被控評。
直播間里也充斥著大量水軍。
從線上到線下都是騙。
這是央視揭秘了,很多人才恍然大悟。
但是在央視解密之前,已經(jīng)有很多人上當。
小閆夫婦就是受害者之一。
他們兩個被類似的短視頻吸引,看到后面有收徒二字,就私信博主想學技術。
雙方加上微信聊天,博主明碼標價,學費是2980元。
看上去似乎也不多,小閆夫婦交了學費并且過去學習。
學成后回到家鄉(xiāng),想著自己馬上就能成為有錢人了。
各種工具、小推車、食材準備齊全后,他們開始擺攤了。
一天兩天三天,他們每天準備的一大盆鹵味根本賣不動,哪里像短視頻那么火。
他們每天只能賣五六十元,差距太大了。
過了一段時間,小閆夫婦反應過來,他們是上當了。
人家拍視頻就是為了賣課割韭菜,他們就是傻乎乎的韭菜。
還幻想著年入幾十萬的美夢,真的太天真了。
他們找博主理論,要求退錢,博主說是他們的原因,他們不會找市場,別的學員都年入百萬。
交了學費,又置辦了一些家當,最后發(fā)現(xiàn)是騙局。
錢進了別人兜里,想要回來就難了,他們只能自認倒霉。
想起去年的脆皮五花肉,也曾經(jīng)風靡一時,很多人腦袋一熱交學費去學。
結果學成開店才發(fā)現(xiàn)是騙局,根本賣不動。
還有類似的賣甜品的小攤,博主一出攤,顧客源源不斷,幾小時就能把一車貨清空。
這些都是類似的騙局吧。
有些網(wǎng)友還是比較聰明的,他們時刻保持警惕,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
當你知道某個賺錢門路時,它已經(jīng)爛大街了。
曾經(jīng)看到電視上有一則真實的報道,是在北京某個胡同內(nèi),一個老頭做了一輩子鹵肉。
每天開張后,很快能賣完,這個是真實的。
因為老人干了一輩子,顧客全是鄰居老熟人。
想要掙錢,還是要下一番功夫,跟風學一些皮毛,只能成為別人的韭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