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莎莎 通訊員 周培雷 朱惠莉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在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公安局,有這么一個群體,很少用語言直擊犯罪。然而,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案發現場,隨身攜帶精良裝備,戴口罩、手套、鞋套、頭套進入現場。這支隊伍,就是該局刑警大隊刑事技術偵查中隊。
如果說刑警是刀尖上的舞者,那么刑警技術就是撥開迷霧見晴空、猜解無數罪與罰的“哥德巴赫”。作為一群戰斗在幕后的“真相追逐者”,漣水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刑事技術偵查中隊成立于1996年,目前,該中隊設有痕跡檢驗、法醫病理損傷、DNA鑒定和電子物證等多個專業,共有刑事技術民警輔警20余人。近年來,該中隊依托信息資源整合理念,強化合成作戰指揮模式,在做實刑事技術基礎工作的同時,創新思維、多策并舉,基本實現了“依托現場、案件研判、情報分析、信息導偵”的大技術格局。
2024年以來,刑事技術偵查中隊累計勘驗各類現場1555起,提取痕跡物證3411份,送檢生物檢材6411余份,出具法醫鑒定書420份,DNA鑒定書834份,為案件偵破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撐。
因工作突出,該中隊被公安部評定為“全國二級刑事科學技術室”,先后涌現出“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個人”劉松、“淮安最美警察”趙立波等一批先進典型,曾榮立1次集體三等功,2人榮立個人二等功,15人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還原真相 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
每個案發現場的勘查至關重要,不論在現場提到手印、生物檢材、工痕、足跡等哪一樣痕跡物證,哪怕是一根頭發絲,都可以成為破獲案件的關鍵。
2024年2月13日,漣城街道中聯壹城小區一居民家中保險柜被盜。由于案件損失較大,報案人十分焦急。
接到報案后,刑事技術偵查中隊民警迅速前往現場勘查。失主家防盜門均為指紋鎖,門鎖卻完好未見異常,門窗無侵入的痕跡,現場發現一枚可疑足跡。隨即,勘查人員圍繞發現的可疑足跡為中心擴大勘查范圍,果然在受害人家的陽光房頂,發現其中一塊玻璃板有異常。勘查人員著重對玻璃板分段多點位擦拭提取,并第一時間將物證送往DNA室檢驗,成功比中有盜竊前科的嫌疑人汪某某。
面對傳統侵財類案件,刑事技術偵查中隊緊貼警情,強化對案件的串并、比對,突出“快”字。通過快速比對,及時反饋線索,為案件的進一步分析研判提供有效支撐。同時,注重從現場細微入手,特別是在視頻偵查和利用生物檢材、微量物證破案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撐。
“現場勘查是刑事案件偵破的起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案件偵破的方向,所以我們堅持發案在哪里,刑事技術就跟到哪里,最大程度上為破案提供幫助。”該中隊副中隊長汪志良說。
面對現場 于千頭萬緒間撥開迷霧
公安刑事技術工作需要全天候、全時空待命,更要直面復雜嚴酷的現場環境。尤其是法醫,除了探尋真相,為偵破刑事案件發揮關鍵作用,還發揮技術優勢,推動尋親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幫助多個離散家庭團聚。
2023年10月,刑事技術偵查中隊在梳理往年失蹤人員警情時,發現朱碼街道朱某多次到公安機關報警尋找自己的女兒,于是,中隊主動聯系到朱某夫婦了解情況。
因其女兒1997年離家出走,距今已有20余年,查找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中隊法醫便采集了朱某夫婦血樣在DNA室進行檢驗比對,但一無所獲。法醫沒有放棄,通過多方輾轉將DNA信息送到上級進行復核比對,后成功比中晨某。
同年11月18日下午,在中隊的撮合幫助下,朱某夫婦與晨某進行了認親活動,失散26年的晨某和她父母抱頭痛哭,現場讓人動容。
助力尋親,離不開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和務實管用的辦法。為提高尋親成功率,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刑事技術偵查中隊發揮專業和崗位特長,積極創新更加快捷、更加高效的辦法手段,幫助更多人成功圓夢。
同時,法醫用專業的技術保持著對現場最高的敬畏,在每一個角落查找著每一個細節,甚至肉眼看不見的一粒灰塵都是他們眼中值得分析研究的對象,將其變成一個個還原案件真相的“鑰匙”。
“刑事技術工作的確很難、很辛苦,所有能堅持下來的同志,都有對真相的渴求、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對司法公正的堅守。”漣水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技術偵查中隊指導員劉松介紹。
守正創新 為偵破案件提供技術支撐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對刑事技術的業務能力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漣水縣公安局建立了包括痕檢、電子物證、聲紋等先進儀器設備。對于從事公安刑事偵查技術的民警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服務于偵查,服務于訴訟”。
2023年4月18日21時許,漣水縣高溝鎮安伏村發生一起入室搶劫案。
接到指令后,刑事技術偵查中隊民警迅速趕到案發現場。現場位于鄉下位置偏僻,沒有監控且案發時為夜間,室內物品零亂。在缺少空間軌跡及外圍調查支撐情況下,尋找嫌疑人留下的蛛絲馬跡成為突破案件的關鍵。
通過連夜作戰,勘查人員在現場發現一片木塊碎片,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的DNA,為案件偵破提供了重要方向。
技術是破案的基礎,技術員要不斷學習偵破手段,為及時偵破案件提供技術支撐。近年來,刑事技術偵查中隊致力于硬件與軟件雙提升,從單一的以指紋手段來破案,擴展到了利用指紋、DNA、鞋印、影像、信息數據等多元化手段并用。
同時,大力營造學習研究氛圍,選派民警參加各類專業培訓,開展跨區域學術交流活動,提高了全體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取得質量控制“零錯誤”的佳績。
“我們中隊整體較為年輕,每個人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大家配合默契,一起攻堅克難。”刑事技術偵查中隊女民警汪潔說。隨著警務技術的發展,警務技術也必須與時俱進。中隊隊員利用業余時間,深入研究前沿的刑事偵查技術,并在一次次任務中錘煉本領,通過實戰成長為復合型人才。
漣水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刑事技術偵查中隊中隊長趙立波表示:“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于千頭萬緒間撥開迷霧。不管是理論探究還是實踐作戰,中隊將一如既往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更扎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到刑事技術工作中,讓罪惡無處遁形,為守護平安漣水貢獻刑偵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