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3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關于從2025年4月至7月征召俄羅斯公民服兵役及現役公民退役的命令》,征兵指標為16萬人。這一消息瞬間吸引全球目光,而美國方面也迅速做出反應,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隨后點名發出警告,讓本就緊張的國際局勢更添變數。
俄羅斯國防部發布的2025年春季征兵聲明稱,本次計劃征召16萬名18至30歲適齡公民服兵役,具體征召時間為2025年4月1日至7月15日。此次征兵覆蓋全俄所有聯邦主體,但北極地區54個特殊行政區及同類地區除外,因氣候條件限制,這些地區僅在秋季征兵。俄軍方強調,本次征兵與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無關,完全按法定程序和計劃進行。俄總參謀部組織動員總局副局長齊姆良斯基表示,所有應征新兵將被分配至俄境內的俄軍駐地及其他軍事單位,不會派往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及扎波羅熱地區,也不會參與烏克蘭境內任何軍事任務。新兵將在教導部隊接受最長5個月的現代化武器操作培訓,結業后根據技能分配至作戰部隊。
普京(資料圖)
從俄羅斯過往征兵情況來看,其每年通常進行兩次征兵,分別在春季和秋季。在2024年,春季征兵數量為15萬人,秋季為13.3萬人。相較而言,2025年春季此次征兵人數有顯著增加,且征兵年齡上限從27歲提高到30歲,這一變化使得潛在兵源大幅增多。盡管俄羅斯官方表明此次征兵與俄烏沖突無關,可在俄烏沖突持續膠著的大背景下,這樣大規模的征兵行動難免引發外界諸多猜測。
持續已久的俄烏沖突,對俄軍兵力產生了一定消耗。即便俄羅斯擁有龐大軍事力量,長期高強度作戰,也會使兵力需求問題逐漸凸顯。從戰場實際情況看,補充新兵能夠有效維持軍隊戰斗力,保證各項軍事行動順利開展。回顧歷史上的多場戰爭,在持久戰中,持續的兵力補充都是維持作戰能力的關鍵因素,俄烏沖突也不例外。在漫長的俄烏邊境線上,局勢一直處于緊張狀態。烏克蘭方面的軍事行動,對俄羅斯邊境安全構成明顯威脅。俄羅斯通過征召新兵,可有效充實邊境防御力量,為邊境地區安全提供堅實保障。近年來,俄烏邊境多次發生小規模沖突事件,這些都表明加強邊境防御力量刻不容緩。
魯比奧(資料圖)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針對俄羅斯此次征兵行動點名警告,背后有著多重意圖。美國長期以來在俄烏沖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試圖推動俄烏停火,其提出的一系列和談條件,更多是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魯比奧的警告,可視為向俄羅斯施加壓力,期望俄羅斯在和談中接受美國提出的條件。特朗普政府時期,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與部分美國政客存在差異。魯比奧此時的舉動,不排除是為迎合國內部分政治勢力需求,在國內政治博弈中爭取更多支持,減少內部在俄烏問題上的意見分歧。
俄羅斯在俄烏問題上始終秉持堅定立場。俄羅斯的核心訴求包括烏克蘭須正式承認克里米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為俄羅斯領土;烏克蘭必須在憲法中承諾永久中立,不加入北約或任何西方軍事聯盟,禁止外國軍隊駐扎等。俄羅斯總統普京此前多次表態,強調俄羅斯在維護自身核心利益上不會有絲毫妥協。在實際行動中,俄羅斯軍隊在俄烏沖突中積極應對,展現出堅定戰斗意志,不會輕易因外部壓力改變自身戰略目標。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征兵行動與魯比奧的警告,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與不同反應。部分國家對俄羅斯征兵表示擔憂,擔心這會進一步加劇俄烏沖突緊張局勢;而一些與美國立場相近的國家,則對魯比奧的警告表示支持。從目前局勢發展來看,俄烏沖突走向和平解決的道路依舊充滿阻礙。一方面,俄羅斯和烏克蘭在核心訴求上存在巨大分歧,烏克蘭的核心訴求是恢復領土完整,拒絕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任何領土的實質性吞并等;另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持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沖突時間。
俄烏沖突背后,是復雜的地緣政治博弈與大國利益角逐。此次普京下令征兵16萬以及魯比奧點名警告事件,再次將俄烏沖突推到國際輿論焦點。和平解決俄烏沖突,符合地區及世界各國利益,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推動雙方通過對話協商,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基礎上,尋求可持續和平解決方案,為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作出積極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