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8日訊(記者 梁柯志)4月7日,資本市場受外部因素影響出現明顯波動,銀行板塊個股也普遍收跌。4月8日傍晚,郵儲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和成都銀行陸續發布大股東增持公告,其中,浙商銀行為高管個人增持。
北京某大型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這次集中增持應為統一動作,對銀行板塊的穩定和投資者信心有直接影響。不排除后續幾天還有其他銀行宣布增持。
除上述四家銀行之外,財聯社記者還問詢多家上市銀行是否有增持計劃,其中一家上市銀行董辦人士向財聯社證實,后續有股東會增持。其余銀行未正面回應增持計劃。
首批增持囊括大中小三類銀行
對于此次增持原因,上述四家銀行公告均表示,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對本行長期投資價值的高度認可和持續看好,提升投資者信心,維護本行在資本市場的良好形象。
大行代表郵儲銀行表示,控股股東郵政集團將增持本行19,910,200股A股股份,占本行已發行普通股總股份的0.02%。
光大銀行公告顯示,本次增持計劃資金為光大集團自有資金,增持比例合計不超過2%。
增持成都銀行股份的成都產控、成都產控兩家國有股東,擬增持的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79,588,706股,占成都銀行股份總數的比例不超過1.878%;合計不低于39,794,353股,占成都銀行股份總數的比例不低于0.939%。以上限17.59元/股計算,增持耗費資金大概在6.9億-13.9億之間。
成都銀行公告還表示,鑒于成都市國資委控制的成都銀行股份比例在30%至50%范圍,在本次增持計劃實施期間成都市國資委控制的市屬國企股東增持比例將合計不超過2%;
浙商銀行是四家銀行中唯一用高管個人資金增持的機構。公告顯示,浙商銀行自董事長陸健強、擬任行長陳海強以下的高管,包括總行部門、分行、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將以自有資金共計不少于2,000萬元自愿增持浙商銀行A股股份。
值得關注的是,浙商銀行此次增持計劃不設價格區間。
關稅對銀行潛在影響有限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對銀行業的影響,中金公司4月8日發布報告認為,對于國企和基建敞口占比相對更高的國有大行和區域銀行而言,資產質量表現相對更加穩健,對于位于沿海省份、出口產業鏈敞口占比較高的區域銀行資產質量影響相對較大。
不過,中金公司分析師林英奇認為,中國銀行業風險抵補能力仍較為充足,截至2024年底行業撥備覆蓋率211%,撥貸比2.7%,均位于歷史較高水平;近年針對房地產和城投債務、高風險中小銀行的提前處置,以及推進中的國有大行新一輪注資也為應對潛在影響提供了安全邊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