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平4月8日電(張麗君 王敏)8日,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麻沙鎮,高標準農田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挖掘機往來作業,田塊平整、路基整治、溝渠開挖等工作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正火熱進行。
麻沙鎮不斷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驗收及管護機制,優化布局并明確建設時序,致力于將具備條件的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自2021年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列入自然資源部試點名單為契機,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游客在閩北長坪村稻田花海打卡拍照。張怡雯 攝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鎮已改造建設高標準農田2.6萬畝,后續還有2.3萬畝改造建設計劃。
科技創新為高標準農田建設賦能。麻沙鎮長坪村農業觀測站構建“氣象導航-精準調控-效益評估”全鏈條服務體系,借助智能監測網絡實時跟蹤氣溫、降水、風力變化,提供精細化天氣預報與土壤墑情分析,助力農戶科學安排農事。
閩北黃墩灣村高標準農田項目。 林金才 攝
同時,麻沙鎮推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深度融合創新,建設空天地一體化農情監測體系、綠色植保預警系統等,接入相關平臺打造數智生產模式,加速傳統農業數字化轉型。
在土地流轉方面,麻沙鎮重點在永久基本農田等區域布局高標準農田,整合零散地塊,進行宜機化改造,實現小田變大田。這既利于土地規模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與產出率,也吸引了種糧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后,大型機械得以廣泛應用,耕作效率提高近兩成。麻沙鎮還推廣土地托管社會化服務,探索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流轉,農民不僅獲得流轉收入,還可通過務工增收,合作社采用現代農業技術也實現增收,真正實現多方共富。
麻沙鎮還注重深化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果轉化,發展生態農業與鄉村旅游。打造“稻田花海”項目,采用“稻-再-油”輪作模式,以花為媒發展“旅游+”業態,帶動周邊餐飲、零售等消費,實現“美麗經濟”增收。
此外,麻沙鎮大力發展水稻制種產業及“煙-稻”輪作,示范生物防治技術,推動科研成果落地。
麻沙鎮鎮長表示,將落實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鞏固良田建設成果,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良田用于糧食生產,持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