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起,京滬高鐵試點寵物托運服務,“毛孩子”們可以坐上“復興號”出行了。鐵路部門這波操作,讓“鏟屎官”們歡呼的同時,也是“它經濟”的又一大突破。
從“喂養剛需”到“情感消費”
記者注意到,在4月8日,政策出臺當天,社會平臺的另有一條“它經濟”的熱搜,#95后女生給狗狗做衣服年入300萬#;
今年3月,海爾更是以“智能生活,寵愛有加”為主題,在2025上海寵物時裝周首度展示其寵物智能家居生態鏈,這場被譽為"寵物界米蘭時裝周"的盛會共吸引約20萬觀眾參與,此前海爾已在寵物空氣凈化器領域發力;
山東的三家上市寵物企業成績單相當亮眼,2月,煙臺中寵股份發布業績預增公告,2024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6億元~4億元,同比增長54.4%~71.55%。乖寶寵物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規模已經超越2023年全年,而路斯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也達到了5928.40萬元,同比增長15.14%。
如果梳理當前國內最賺錢的黃金賽道,寵物產業一定可以名列前茅。
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4年我國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已超3000億元。另據咨詢機構預測,2028年,我國寵物經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500億元。這一數據也表明,寵物消費正從“喂養剛需”到“情感消費”,從“單一品類”到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寵物服務、寵物出行……“全產業鏈生態”。
“它經濟”熱潮背后,是人們對愛與陪伴的渴望。如今獨居年輕人與空巢老年增多,寵物對這部分“鏟屎官”來說,更像是家人般的存在。
寵物出行是小眾需求,還是經濟藍海?
記者采訪了一位養寵七八年的“鏟屎官”李女士,她的老家在四川,平時在北京工作,“我和大學同學畢業后一起到北京工作,合租了一間房子,共同養了一只貓和一只狗,由于沒有北京車牌,帶寵出行特別不方便?!崩钆空f道,養了寵物以后,出行成了難題,她養的是較大體型的犬類,打車出行,也經常被司機拒絕。
“節假日就更不用說了,我們老家都是外地的,放假都是輪流留在北京照顧它們,今年春節正好輪到我,我在北京過的年?!崩钆空f,她是一名護士,平時工作壓力特別大,“寵物”非常治愈,而且養了七八年,“下班一打開家門,看到它們,最大的煩惱都沒了,所以我也不舍得把它們自己扔在北京?!崩钆勘硎?,如果可以和“毛孩子”一起坐高鐵回家,那肯定不會吝嗇車票錢,想想都太幸福了。
為了養這只大型犬,李女士租住在北京郊區
另一位在青島養寵多年的劉女士說,“我養了一只博美犬和一只金漸層貓,有事去外地只能把它們寄養在寵物店,但也是真心疼,每次分離都十分焦慮,擔心它們吃不好,也擔心它們情緒應激不吃東西,更擔心它們被虐待,每次去接,它們見到我都十分興奮,終于見到親人的感覺,我就很自責。”劉女士說,只要不跟“毛孩子”分開,只要價格不高到離譜,她都能接受。
劉女士的博美犬
劉女士養的寵物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寵物總數達到了1.24億只,同比增長2.1%。其中,寵物犬數量為5258萬只,同比增長1.6%;寵物貓數量為7153萬只,同比增長2.5%。
數字的背后是巨大的消費新藍海,而公共服務必須跟上時代節拍。
厘清邊界感是底線
高鐵寵物托運無疑開了個好頭,是一次溫暖人心的創新之舉,也可以有效緩解“鏟屎官”們“人寵分離”的出行痛點癢點。
而鐵路部門提出“人寵分開、專人看護”“人寵同出發、同到達”也是這項政策的一大亮點。
當然,作為一項全新的服務,高鐵寵物托運在試點過程中可能還會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比如有人擔心“帶寵物會影響對動物毛發過敏的乘客”“產生的排泄物也會影響車廂衛生環境”“節假日運力本就緊張,如果單獨開設寵物車廂,客廂的資源將會減少”……以及服務流程的優化、信息的廣泛宣傳、特殊情況的應對等。
“寵物上高鐵”反映了“鏟屎官們”現實需求,盡管如此也不能以忽視公共利益的維護為前提,厘清邊界感是底線。
作為乘客,在享受高鐵帶來的舒適便捷時,有義務共同營造安全、舒適、和諧的乘車環境。作為鐵路部門,在滿足乘客出行需求、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應加強管理和監管,兼顧公共服務的質量和安全。
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技術的完善,這些問題都將逐步得到解決。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雪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