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中心,“巨富長”街區是傳統居住與新興商業深入交融的典型樣本。在這種居商混合的模式下,居民生活和商戶經營之間難免會出現不和諧的情況,給雙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擾。
以往,傳統社區治理通常是社區各方主體圍坐協商,但面對復雜棘手問題時,這種方式容易陷入溝通僵局,不僅難以達成有效共識,還可能在一來一往的討論中加劇矛盾沖突。
近日,
南京西路街道開展了
一場以治理噪音為目標的
“我在巨富長·探店行動”。
居民深入商戶開展“沉浸式探店”,在親身體驗中增進彼此理解、挖掘矛盾根源,共同探尋解決方案,積極探索以“共商、共議、共融”為核心的基層治理新實踐,為街區和諧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探店破題”開啟共治新篇章
本次探店行動的第一站是位于延安中路上的亞朵酒店。
“請用三個詞形容您眼中的本街區特色,說說為什么?”
“有沒有什么街區治理小妙招是你見過、聽過或想嘗試的?!?/p>
在啟新公益社工的主持下,居民們在破冰活動中迅速理解活動主旨,交流氛圍瞬間熱烈起來。居民們在酒店經理的帶領下參觀酒店周邊,重點走訪了門口的延安中路839弄市政小馬路。
據悉,這條馬路是周邊五家單位和錦延大樓居民出行的唯一通道,為保障交通順暢與安全,酒店增加投入,聘請專職門崗維持秩序。居民們紛紛為酒店的做法點贊,認為這既改善了酒店周邊環境,又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
有居民還提議,可以對錦延大樓大堂進行優化,開辟公共空間,聯合店家和居民提供更多服務。這一建議也得到酒店、居民和居委的一致認同,現場隨即啟動“大家說”環節,就該建議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展開深入討論,充分展現了“問題即時轉化”的高效治理速度。
雙層隔音玻璃背后的“共融”之路
位于巨鹿路上的大炎行憑借獨特的文化氛圍吸引眾多顧客,店內既有傳統的毛筆字、紅色“?!弊植徒砑垼钟斜荣惣壞ν熊囎鳛檠b飾。
在與居民們的交流過程中,大炎行負責人透露,作為居民樓下的餐吧酒吧,在開店前就在居委的主持下,與周邊居民進行了充分溝通,在裝修時安裝雙層隔音玻璃,大大降低了噪音可能產生的影響。
這一舉措贏得大家認可,居民代表表示,正因為店家的用心,大家遇到問題會直接到店里協商,而不是選擇投訴。店家也表示與周邊居民是共享生活空間的“立體鄰居”,并承諾未來將繼續保持溝通,共同營造和諧的社區環境。
用“溫情降噪”解鎖噪音擾民新辦法
巨鹿路758號的榮酒吧體量較大,風格典雅,服務多樣。此前,因噪音問題被居民投訴后,店長專門前往對面居民樓體驗噪音影響情況,并迅速落實了整改措施。
現在,酒吧在每天營業前會認真做好噪音處理工作,關閉露臺卷簾門和對面樓道門窗,并在店內設置溫馨提示:“對面的爺爺奶奶都睡了,請大家都小點聲(BE QUIET)?!?/p>
這一充滿溫情的細節,贏得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街區管理站代表決定將這種“溫情降噪法”納入商戶管理推廣指南,提供給更多商戶學習借鑒。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站探店活動,南西·古柏編織社都會為商戶精心準備手工鉤針小禮物,作為“睦鄰信物”傳遞著社區居民的心意,進一步拉近了商居雙方關系。
活動還邀請上海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顧駿進行現場指導,顧駿指出,沉浸式協商營造了場景化共情氛圍,居民了解問題成因和治理進展,商戶展示應對措施和降噪設施,社會治理打出了剛柔相濟的組合拳。
未來,商戶可考慮形成常態化治理模式,比如建設“居民智庫”,完善分貝監測機制,建立“噪音數據檔案”,為整改和反饋提供科學依據。同時,要培育治理服務共生體,在解決停車等剛性訴求的基礎上,推動商居聯盟從矛盾調解組織向美好家園共同體轉變,化應激式調解為預防式營造,實現治理理念提升與技術迭代,為基層精細化管理提供“南西方案”。
街道負責人表示,作為“南京西路街道巨富長街區共治聯盟多元化協商共治”首場創新實踐,本次活動創新了“以探店代會議、以體驗促理解”的協商模式。后續,街道將繼續構建“移動議事廳”機制,通過商戶開放日、治理體驗崗等形式,實現“解決一個點,帶動一個片”的街區治理目標。
記者:彭旭卉
視頻:任超
編輯:路景斕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