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果樹所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鄧秀新教授團隊深入重慶江津區柑橘產業一線,通過實地考察與專題研討,為當地柑橘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指導。
作為我國柑橘學科帶頭人,鄧秀新院士一行先后走訪石門晚熟柑橘園、夏壩柑橘示范基地等產業核心區,重點考察了重慶晚熟柑橘產銷情況、標準化種植體系、山地果園水肥一體化管理系統等。在晚熟清見種植區,鄧院士仔細查看果實品質,現場指導果農優化修剪技術。
“江津柑橘要在差異化競爭中搶占先機。”鄧秀新院士在座談會上指出,應構建“早中晚熟搭配、多樣化發展”的品種體系,重點發展晚熟特色品種,延長鮮果供應周期。注重城區近郊設施栽培研究示范,推動該區域柑橘的多樣化、差異化以及高附加值化發展。針對規模化果園,他建議加快智慧農業建設,推廣無人機巡檢、大數據監測等技術;對小農戶則提出“精細化管理+品牌聯合”的發展路徑。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果樹所長期服務江津柑橘品種改良、技術改進、管理提升及果園標準化建設,助推產業提質增效,成效明顯。果樹所柑橘創新團隊副首席、國家現代農業柑橘產業技術體系江津試驗站站長楊海健表示,將遵循院士提出的“多引多試慎推”原則,年內引進10個以上優質品種進行區域試驗,重點攻關晚熟柑橘“夏防日灼、冬防落果”等技術難題。目前,江津已建成5萬畝綠色防控示范區,柑橘采后加工提升至32%,培育出“江津柑橘”“江小橙”等區域公用品牌。
據了解,江津柑橘產業正按照“穩面積、強產能、優結構”的發展路徑,通過建設智慧果園、發展休閑采摘、開發柑橘深加工產品,推動產業向全鏈條增值延伸。當地計劃在“十四五”末實現綜合產值突破30億元,打造長江上游柑橘產業核心區。
來源:農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