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年輕人
從上海趕到杭州一個地點打卡
——拱墅區體育場路356號
這里是武林廣場電信營業廳
他們來到這里只做一件事
發電報!!!!
之前
一則消息讓無數人感慨萬千:
2025年5月1日起
杭州將全面停止電報業務
此后全國僅剩北京還在堅守
這個長達近200年的通訊工具
即將退出歷史
90后的小孟姑娘
一大早就和朋友
從上海乘坐高鐵來到杭州
她說上海已經無法收發電報了
聽說杭州也即將停止電報
就乘高鐵趕了過來
一個格一個字
收費一毛四
電報費用幾十年都沒變過
但要求現金支付
小孟還提前準備好了零錢
“00后”大學生小趙
也是一大早從上海趕來
他說目前國內
能收發電報的地方不多了
就找了個在北京同學幫忙收電報
同學回家時
再順道把電報帶給他
電報內容就幾個字
“有事速回微信”
他說,“電報是比較傳統
也比較慢一些的交流方式,
用電報去展現我們這個時代,
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事。”
營業廳負責收電報的黃先生說
現在每天
大概能收到200份要發的電報
發報人有從上海坐高鐵過來
也有從北京千里迢迢來的
多是年輕人,大學生最多
偶然也有年邁的老年市民
大家回憶
那個年代電報字字如金
從“母病速歸”到“生日快樂”
每個字都承載著
來不及說出口的情感
過去
發一封電報抵得上一周伙食費
可如今0.14元/字的價格
連一份快遞費都比不上
杭州最后一臺電報機的主機
電報是一種
用編碼代替數字和文字
再將其以電信號發送出去的
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
于1837年被發明
在沒有互聯網和電話的時代
電報最快捷地縮短了
世界的距離
發件地電報柜子
標準電碼本記錄著4000多個中文編碼
如果再給你一次發報機會
你想發給誰、想說什么話?
資料丨人民網 上觀新聞 新聞坊
編輯丨吳百欣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