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是指由“晉江文學城”網站登載的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
所謂“晉江式演技”,簡單來說就是演員通過細膩絲滑的表演,把小說中人物的復雜情緒完美還原。
比如代露娃在《白月梵星》里飾演的瘋批美人茯苓。
一句“我這一箭未必要射在你心口”,盡顯角色邪魅瀟灑的氣場。
還有《永夜星河》里丁禹兮飾演的慕聲。
“想死”的名場面把角色腹黑霸道的一面拿捏得精準到位。
無論是“邪魅狷狂”還是“眸光一閃”,小說中對角色個性情緒的文字描寫,在演員們的精準詮釋中變得具象化。
對于書粉來說,演員的扮相和表演滿足了他們對角色的想象;
對于普通觀眾來說,這些“美強慘”的角色帶給他們的沉浸式爽感,讓他們沉淪其中。
這些表演的名場面一時間成為各路網友競相模仿的對象,更有網友由此評選出N位“掌管晉江式演技的神”。
對于“晉江式演技”的火遍全網,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則是不屑一顧。
在不少人看來,這不過是廣大粉絲對流量明星的又一次變相營銷罷了。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接下來,青石想通過近一年影視圈發生的幾件事,和大家聊一聊“晉江式演技”走紅的真實原因。
第一件,是“流量”們的頻頻遇冷。
去年五月,根據同名熱門IP改編的玄幻劇《狐妖小紅娘》在萬眾矚目下開播。
早在籌備之初,《狐妖小紅娘》就已經手握三大“制勝法寶”:
火遍全網的熱門IP打底;
由“內娛頂流”楊冪飾演女主角涂山紅紅;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擔任制片人,并親自下場宣傳。
三重保險的組合拳打出來,《狐妖小紅娘》完全是要爆火的架勢。
但正式播出后卻十分慘烈,開播僅一天熱度暴跌,風頭被同期的《慶余年2》完全壓制。
各種毒舌評論更是擺明了網友們根本不買賬,原本計劃打造的“狐妖”三部曲也被無限期擱置。
無獨有偶,同樣由爆款小說改編的古裝奇幻劇《大奉打更人》,男主角請來了新生代頂流王鶴棣。
劇情則是當下最流行的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的設定,央視也多次發推送安利。
但播出后網絡熱度和電視收視率持續走低,即便背靠央視這棵“大樹”,也沒能為其挽回多少口碑。
開播前所謂的“對標《慶余年》”的輿論造勢,到頭來成了網友們口中的“古裝短劇水平”。
再到今年春節檔,徐克導演的新版《射雕英雄傳》由粉絲基礎更雄厚的肖戰扮演郭靖,話題度直接拉滿。
前期的預售成績十分亮眼,一度高居春節檔首位。
但影片上映后票房卻一路下跌,最終6億多的票房證明本片還是沒能逃脫“粉絲向”電影的天花板定律。
特別是5.2的評分在春節檔電影中排名墊底,也能反映出大多數觀眾對于本片的真實態度。
流量們挑大梁的作品頻頻遇冷,其實指向的是同一個問題:業務能力有待商榷。
《狐妖小紅娘》里全程冷酷臉的楊冪,最后只留下一句“涂山,我罩的,懂?”成了網友玩梗的對象。
《大奉打更人》里的王鶴棣說著燙嘴的普通話,努力地做著各種表情包,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不適感。
《射雕英雄傳》里的肖戰無時無刻不在眉頭緊鎖,和郭靖的憨直人設幾乎不搭邊。
可以看到,空有人氣卻沒有與之匹配的演技,在如今的市場很難完成變現。
在這個越來越傾向于“良幣驅逐劣幣”的環境下,如果還只是在打流量牌,注定行不通了。
第二件,是“85花”的集體轉型。
以唐嫣、楊冪、劉詩詩、趙麗穎領銜的“85花軍團”,十年如一日擁有著演藝圈的超高人氣。
從《仙劍奇俠傳》到《夏家三千金》再到《花千骨》,每個人都手握多部爆款仙俠劇或偶像劇的金字招牌。
這也是她們為何能在更新迭代如此之快的娛樂圈,能夠做到常年長青的根本原因。
但從去年開始,85花們不約而同地開始開辟新的賽道。
先是唐嫣以一部《繁花》驚艷眾人,靈氣十足的汪小姐一改此前的“花瓶”形象。
楊冪去年在諜戰劇《哈爾濱1944》中飾演反派女間諜,今年又在年代劇《生萬物》里挑大梁演繹村姑形象。
劉詩詩則是在剛剛殺青的懸疑劇《醉夢》中飾演一個女記者,短發的造型顯得英氣干練。
特別是趙麗穎,作為85花里成名最晚、起點最低的一位,卻是幾人中轉型最早也是最成功的。
去年在電影《第二十條》里飾演的啞女,用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表演,把為人母的絕望與無助演繹的極具感染力。
今年在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向陽花》里,趙麗穎又挑戰飾演一個囚犯,表演上的不斷突破有目共睹。
對于這些頂流女演員來說,放棄大眾熟悉的模樣主動轉型,實際上是關于職業生涯的一場賭博。
但如果畏縮不前,還是游走在老一套的古偶和仙俠領域,終究會成為資本的棄子。
沒有一成不變的舒適區,對于已經向“中年階段”邁入的85花們來說,轉換賽道已是迫在眉睫。
第三件,是綜藝《演員請就位3》的無限期停播。
不知不覺,這個曾誕生無數名場面的演員選秀類綜藝已經來到第三季。
這一季的導師組,除了章子怡和陳凱歌兩位熟面孔,甚至還請來了法國女演員伊莎貝爾·于佩爾。
手握兩個戛納影后和兩個威尼斯影后的獎杯,還提名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于佩爾的到來堪稱是降維打擊。
但如此頂配的導師陣容,卻搭配了一個群魔亂舞的演員陣容。
這里面有因為離婚綜藝火上熱搜的“爹味代言人”楊子。
有因為惡意炒作走紅的“整容網紅博主”劉梓晨。
有腳踏兩只船后被影視圈冷處理的徐開騁。
每一個人單拉出來,都是足以站上風口浪尖的“焦點人物”。
不出所料,節目開播當天,曾因為“文章事件”被封殺的姚迪,在正片中的鏡頭被全部刪除。
正式播出后,演員們的尷尬表演讓屏幕外的觀眾看得如坐針氈。
先有楊子扮演西門慶嚇壞兩位女導師,后有劉梓晨飾演戰死的將軍被網友群嘲。
演員們的即興尬演也讓幾位導師苦不堪言,陳凱歌更是現場“炮轟”:
職業演員就是靠表演吃飯的,就你們這樣能吃上飯?!
在輿論的一片叫罵聲中,《演員請就位3》宣布調整計劃延遲播出,至今還沒有下文。
打著比拼演技的名頭,煞有介事地請來國際影后,最后卻成了一場鬧劇。
劣跡藝人扎堆,毫無下限地制造熱搜話題,難怪很多人看過后發出“內娛完了”的感慨。
真正需要這個平臺的人得不到機會,得到機會的人又把平臺當作抬升身價的營銷。
這樣一檔節目,停播也是情理之中了。
青石發現,以上這幾件事,似乎都在向大家釋放這樣一個信號:
諸如“營銷”“炒作”等盤外招不再靈光,靠著流量博人氣騙收視的時代已經過去。
拿唐嫣來說,剛通過《繁花》挽回一些口碑,但最近播出的古偶劇《念無雙》又把她打回了原形。
老氣的扮相,違和的嗓音,男女主角的年齡,讓這部劇成了網友調侃的“老年古偶劇的先河之作”。
好在這是唐嫣在《繁花》播出之前已經拍好的“存貨”,經此一事,相信唐嫣也堅定了不拍此類作品的決心。
還有近兩年勢頭迅猛的張晚意,當初在《覺醒年代》中飾演的陳延年讓觀眾看到了青春熱血的少年模樣。
但自從和楊紫合作的古裝劇《長相思》爆火后,張晚意在古偶劇這條道上越走越遠。
從去年的《長相思2》到今年的《似錦》,張晚意在一年里播出了4部古偶劇。
雷同的造型,木訥的眼神,時常掛在嘴角的謎之微笑,重復性的表演遭到網友的集體吐槽。
明明可以好好打磨演技走實力派的路線,非要在流量的誘惑下硬擠進古偶言情的賽道,何嘗不是表演天賦的一種浪費。
不久前,有記者采訪馮遠征,問他對最近很火的晉江式演技有什么看法。
在馮遠征看來,這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都是這么要求,只不過近些年丟失了。
由此可見,所謂的“晉江式演技”,其實是傳統藝能的回歸。
它的爆火出圈,本質上是內娛影視圈破釜沉舟的一場自救。
放眼望去,如今的演藝圈恰恰滿足了大眾關于這一圈層的負面想象——
亂象叢生,心浮氣躁,劣跡演員層出不窮,整個演藝圈就像是一潭渾水。
而春節檔《哪吒2》的一枝獨秀,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給所有演員敲響了一記警鐘。
現在的觀眾早已走出了“唯流量為尊”的時代,他們更看重的是作品的品質和表演的真誠。
為什么真人電影沒有一部動畫電影的票房高?
這是馮遠征在鏡頭前發出的疑問,也是每一個演員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換個角度看,如今網上鋪天蓋地關于晉江式演技的模仿,何嘗不是大眾對好的表演的呼喚和渴望——
我們需要的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人”,而不是毫無感情的“偶像”。
而“晉江式演技”恰逢其時地出現,用強感染力的表演精準命中觀眾眉心,重新讓人們看到表演的魅力。
它的出圈,是形勢使然,也是所有人喜聞樂見的。
特別是結合上面提及的幾件事,可以看到演藝圈正在一點點破除流量時代的惡習,去扭轉公眾的形象和口碑。
也真心希望借著這種上下協力的自覺整頓,能讓“尊重演技”成為所有演員的共識。
大浪淘沙下,那些自詡為演員卻專注于營銷人設的,終究會自食苦果。
而那些把心思放在雕琢演技上的演員,必定和影視行業一樣,終將迎來自己的春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