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北京的一家豪華汽車經銷商處,記者了解到,寶馬5系(參數丨圖片)的部分終端價格已有所下調。
傳統汽車紛紛推出“一口價”
以寶馬525Li M運動套裝為例,其官方指導價為43.99萬元,而最新的優惠幅度接近15萬元,這無疑為潛在買家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價格優勢。“如果您選擇銀行或品牌的金融分期方案,這個價格還可以申請額外優惠。”一位銷售人員透露道。
2025年,國內汽車銷售市場為了應對激烈競爭,紛紛推出“一口價”政策,其中收獲流量最大的,莫過于10.69萬起的別克君威,此后,各大品牌紛紛跟進,當然也包括越來越多的豪華品牌。
這其中就包括:21.59萬元起的凱迪拉克CT5(原價29.99萬)、24萬元起的奧迪Q5L quattro 45周年典藏版、15.4萬起的奧迪A3/A3(原價18.99萬)、12.98萬元起的奧迪Q2L、同為18.88萬元起的林肯Z和林肯冒險家(原價23.58萬元)、18.98萬元起的捷豹XEL(原價降幅達17萬元)等等。
一口價之下,經銷商的套路還沒走完
“一口價”模式,實屬在特定時代條件下的產物,由于“價格戰白熱化”, 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競爭加劇,品牌須通過“一口價”模式應對新能源車沖擊。廠家直接回收經銷商的議價權,就是表明一個態度:不和消費者玩虛的,這就是我的低價,您愿意就買吧!
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也少了和銷售的心里博弈,相對透明地了解到心儀車型真正的性價比,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經銷商執行過程中是否有“貓膩”,各個品牌主機廠對此的掌控力是參差不齊的,還是需要大家在買車時候睜大眼睛。
比如算上國補、省補甚至老車報廢的虛假“一口價”宣傳,比如通過舊款換新款外觀的方式提高售價,比如設置復雜的金融方案增加隱形成本,再比如直接交付生產日期超過1年的庫存車……這些做法雖然短期內可能提升到店看車量或銷量,但從長遠來看,卻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品牌的信譽。
“一口價”模式愈演愈烈,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更加透明和便捷的購車環境;而對于企業,則是考驗其能否堅守品質承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試金石。這是一把雙刃劍,就看車企主機廠和經銷商是否可以真正做到以誠相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