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殺紅眼了,關稅大棒一頓亂錘,他的內心:是不是“盟友”、“自己人”,反正我不管、我要錘!比如,他產業鏈里面的商業伙伴,臺積電,就被威脅加收100%關稅。
當地時間4 月 8 日,特朗普公開警告臺積電不在美設廠將繳納100%稅。同時,他還批上屆政府對臺積電提供66億美元的補助,稱他們不需要這些。
當然了,這并非一時興起,而是其“美國優先”政策的延續。事實上,2月10日,特朗普就公開表態“臺積電等偷走了美國的芯片產業,希望它們回來“,并同時用100%關稅威脅臺積電了。
一威脅,臺積電3月份就遞上了“投名狀”,宣布在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計劃新建5家先進芯片工廠并設立研發中心。同時,與英特爾成初步協議,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來運營英特爾的工廠。
你以為這就放過它了?不可能!遞交“投名狀”之后關稅照常加了32%。這還不行,因為服軟的最好欺負嘛,特朗普還得時時刻刻警告著他們,威脅他們!其實,他真實的意圖,就是要迫使臺積電加速產能轉移。
即便對已承諾,在美前后總共投資1650億美元,建設5座晶圓廠,但特朗普認為這一進度不足以滿足美國需求。他要求將更多先進制程(如3納米以下)產能轉移至美國,最好是全搬過去,讓臺積電徹底變成“美積電”。
然而,臺積電有還手之力么?恐怕暫時沒有。
一方面,臺積電董事會 60% 成員為外籍,美國資本通過花旗、摩根大通等機構持股超 20%。其美國研發中心(如加州圣克拉拉)聚集了 3000 名工程師,部分核心技術團隊已被納入美國國防部 “關鍵技術人才儲備計劃”。
另一方面,臺積電 7 納米以下制程設備 80% 依賴美國應用材料、泛林集團等企業,其研發體系深度嵌入美國主導的半導體生態(如 EDA 工具、光刻機光源技術)。
這種技術依賴,使其在面臨美國出口管制時幾乎沒有退路 ——比如,2020 年美國禁止臺積電為華為代工,臺積電只能被動服從。
重要的是,臺積電當前處境與此前的東芝高度相似,1987年,美國以 “東芝機械向蘇聯出口精密機床” 為由,對東芝征收100%關稅并禁止其參與美國市場,最終迫使東芝半導體業務被美光收購。
美國正通過技術審查、供應鏈控制和資本滲透,逐步將其 “美積電” 化。
更關鍵的是,臺積電的妥協可能迫使三星、SK 海力士等企業跟進,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將形成 “美日荷 - 中國” 雙軌體系。
但特朗普野心能不能成,也很難說,他們本地勞動力不足,成本高,水電不足,都是硬性問題。而且他現在搞得全球雞飛狗跳,不看好和反對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中國硬剛到底,他一點措施沒有。
那么,未來會怎么樣?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