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食品資訊
“希望好吃又東西好的品牌快點打入我們東北來,真是受夠了桃李,超市里的別的品牌被它擠壓的,幾乎就剩它一家了,還賊難吃?!?/p>
在一篇剖析桃李面包的公眾號文章下方,這條來自遼寧網友的評論,像一記耳光,打得人五味雜陳。要知道,桃李面包正是從遼寧丹東起步,扎根沈陽,是實打實的東北本土品牌。
回溯往昔,桃李面包憑借 28 年的拼搏,實現了從東北小作坊到 “中國面包第一股” 的華麗逆襲。2015 年成功登陸 A 股后,巔峰時期市值一度突破 450 億元。
時過境遷,如今的桃李面包風光不再。其增長態勢戛然而止,2024 年營收大幅縮水近 7 億。不僅核心產品市場表現乏力,東北大本營營收持續下滑,南方市場更是深陷虧損泥沼,遭遇嚴重的 “中年危機”。
復盤桃李面包 2024 年財報,經營危機暴露無遺。當年,公司總營業收入為 60.87 億元,相較于上一年減少 6.72 億元,同比下滑 9.93%,這是自 2015 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負增長。利潤層面,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 9.05%,降至 5.22 億元。
東北地區作為桃李面包的發家之地,長期以來在公司營收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營收占比一度高達 40%。
但近兩年來,桃李面包在東北地區面臨的經營壓力與日俱增,營收連續兩年下滑。2023 年,東北地區營收同比下滑 2.25%,到了 2024 年,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營收減少近 4.2 億元,同比下降 14.77%。
桃李面包2024財報
在加速拓展南方市場的進程中,桃李面包同樣舉步維艱。
2024年,華南市場成為重災區,營收大幅下滑 25.79%,毛利率更是低至 1.6%。海南桃李、東莞桃李、廣西桃李在 2024 年合計虧損超過 2892 萬元,海南桃李甚至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這些子公司的持續虧損,嚴重拖累了公司在南方市場的整體業績。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桃李面包選擇去南方搶市場是一個錯誤的戰略決策:“華南地區的蛋糕和烘焙產業走在全國前列,最早入局者是嘉頓和曼可頓等品牌,與他們相比,桃李面包沒有優勢。另外,桃李面包中低端的定位和產品質量難以與上述品牌競爭,導致桃李面包在華南等較發達的市場難以拓局?!?/p>
從市場環境來看,桃李面包對傳統商超渠道的依賴程度過高,其超 30 萬銷售終端中,85% 依賴傳統商超。
然而,近年來,永輝、家樂福等大型商超紛紛陷入經營困境,關店潮頻發,這對桃李面包的銷售造成了嚴重沖擊。盡管公司成立了電商事業部,試圖開拓線上渠道,但電商業務的營收數據至今未披露,線上渠道的拓展成效存疑。
此外,如今的消費市場呈現出明顯的 M 型格局,高端市場以消費溢價為特點,下沉市場則主打性價比,二者增長勢頭強勁,而處于中間位置的市場正在逐漸變小。
桃李面包主要針對中端市場消費群體,其產品既無法憑借高溢價進入品質消費和伴手禮市場,又在性價比方面難以與果腹類基礎食品競爭。
與此同時,同行的競爭擠壓讓短保面包賽道愈發擁擠。
歐睿信息咨詢 (上海) 有限公司 2023 年統計數據顯示,桃李面包短保面包銷量位居全國第一。但隨著達利食品、盼盼食品、曼可頓、嘉頓等品牌紛紛布局短保產品,短保面包市場迅速進入紅海競爭階段。
此外,便利店鮮食、現烤面包等新興業態憑借新鮮口感和優質體驗,分流了短保面包的市場需求。大潤發、胖東來、盒馬、山姆等商超推出的自營烘焙食品,也對桃李面包的市場份額造成了一定擠壓。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桃李面包難以擺脫的負面標簽。
2023 年,因網友爆料面包中吃出疑似 “刀片” 異物,桃李面包登上熱搜。2024 年,又有消費者在面包中吃出疑似人類 “牙齒” 的異物,面對這一情況,桃李面包僅提出支付 200 元 “感謝費”,此舉引發了公眾的強烈不滿。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桃李面包的投訴數量持續攀升,歷史累計投訴達 550 條。消費者反饋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保質期內產品霉變、混入蒼蠅等異物,這暴露出公司生產環節可能存在衛生管控漏洞。
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桃李面包的投訴
在產品研發方面,桃李面包同樣備受詬病。財報顯示,2024 年公司研發投入僅 2297 萬元,同比下降 32%。研發投入的減少,導致產品創新滯后,無法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口味需求,進一步削弱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盡管面臨諸多困境,作為曾經的烘焙行業巨頭,桃李面包也在積極探索年輕化轉型路徑。
2024 年,公司推出了豆沙圈面包、豆沙小餅面包、嘿黑黑面包、拉絲面包和爆漿面包等一系列新產品,以順應消費習慣和潮流的變化。
在新零售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桃李面包以 O2O 模式為突破口,與美團、餓了么等平臺深化合作,通過社區團購和即時配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如今,桃李面包陷入南北市場失衡的困局,其發展歷程為整個烘焙行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雖然,如今陷入南北失衡的困局,桃李面包的經歷依舊為整個行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畢竟,當東北老鐵都開始嫌棄桃李面包,意味著傳統品牌到了必須革新的時刻。從渠道、產品到用戶運營,桃李的每一步轉型都需打破、重塑。這場自救之戰,不僅關乎一家企業的生死,更將重新定義短保面包行業的競爭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