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磷酸鹽作為阻垢劑在凈水器上被廣泛使用。不過在近來的食品“零添加”輿論中,凈水器阻垢劑也受到自媒體的質疑。其實,阻垢劑與“零添加”有著本質區別,這是一種張冠李戴的誤讀誤解。
馮同||撰文
近日,媒體上掀起一股“零添加”的議論高潮。事由緣起是,去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等47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6項修改單。從今年2月8日起,食品添加劑新國標正式實施。
據此,一些自媒體和網友就此發表看法,“強烈要求國家禁止添加劑的生產及應用” “告別添加劑,迎接健康美食新時代”。除了對食品添加劑關注外,也引發了其他行業在添加劑上的過度使用的擔心與討論,如近期爭議較大的凈水器在阻垢劑上的使用。
凈水器阻垢劑使用符合安全標準
健康飲用水是每個人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國幅員遼闊的地理環境也直接影響了水質情況復雜多樣,水中難免帶有難溶性無機鹽。因此,家用凈水器會在RO膜過濾前使用阻垢劑,用于分散阻止或干擾無機鹽在過濾膜沉淀、結垢,以便有效提高凈水器的功能效率,并延長濾芯使用壽命。不僅解決產品功能問題,又能節約用戶使用成本。
凈水器采用阻垢劑原本是一件既科學也安全的技術,國際NSF42《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its - Aesthetic Effects》標準規定磷酸鹽的限值最小為0.5mg/L,最大限值為10mg/L。但在食品行業出現“零添加”討論中,一些為了話題流量的自媒體或為了市場競爭的企業,就簡單把“零添加”與凈水器的阻垢劑聯系到一起,在社會上產生了對凈水器阻垢劑的質疑。
如果這僅僅是行業的技術路線問題,爭論和探討都是無可非議的。但家電魂擔心的是,有些企業為了市場競爭需求,或者是自媒體為了博取流量,無端的進行炒作形成輿論潮,就很有可能擾亂市場,誤導消費者對凈水器的選擇。
有效添加阻垢劑不存在安全隱患
具體說到阻垢劑問題,行業和企業應該大力普及這方面的科學常識,讓消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家電魂認為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凈水器阻垢劑的作用與原理,另一是阻垢劑的優勢與安全以及應用場景。
凈水器阻垢劑主要成分是磷酸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之-對人體能量代謝,細胞信號傳遞以及維持體液酸堿平衡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凈水器的使用中阻垢劑能夠有效防止鈣鎂離子結晶,避免水垢堵反滲透膜。此外,阻垢劑在過濾過程中無殘留,經過RO膜后,會隨廢水排出,不會進入產水側,能有效確保水質干凈、健康。這樣不僅能延長反滲透膜使用壽命,保證用水安全的同時節約濾芯成本。
總的來說,阻垢劑是衛生安全管理部門認可的凈水行業標準、在反滲透濾芯膜前防止水垢在濾芯內沉積高效的解決方案。
據家電魂了解,作為阻垢劑,磷酸鹽有很多應用場景,如飲料、面食等。家用凈水器中,主要是在預處理濾芯中起到保護RO膜作用。國內主流凈水品牌多采用磷酸鹽作為阻垢劑,其所凈化的飲用水既潔凈又健康,上市產品都具有國家衛生部門頒發的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理性對待阻垢劑,按需選擇購買
人體攝入磷酸鹽也是有一定量的,中國營養學會對成人每日推薦量700 mg。只有>4000 mg/天的過量攝入才可能影響鈣吸收,增加骨質疏松風險。而凈水器中磷酸鹽添加量遠遠少于該添加量,且過濾后的直飲水中是不會檢測出磷酸鹽。
消費者應該理性對待凈水器阻垢劑,特別是在水質偏硬地區,使用有阻垢劑的凈水器,是防止結垢,節約換芯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多了解凈水器阻垢劑的科學常識,有利于消費者對凈水器產品的選擇。
家電魂認為,現在市面上的很多品牌凈水器,都是采用了磷酸鹽作為阻垢劑的產品,消費者可以大膽購買使用。只要是國家允許用的阻垢劑,一定是從科學驗證得出結論,用戶就可以放心購買,安心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